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彭海燕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德育工作在促进初中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彭海燕
        广宁县排沙镇排沙初级中学 广东省 肇庆市 5263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德育工作在促进初中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初中生正处于青年叛逆时期,他们的思想尚未成熟,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初中班主任需要注意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由于初中生身心发育的不成熟,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影响,许多学生缺乏判断力,对某些不良的文化、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缺乏抵抗力。因此,初中班主任应积极利用岗位特点,以做好班级管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身心成长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一、初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意义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和认知处于增长状态。在此阶段与学生接触的人和事物将对他们未来与他人的关系产生巨大影响。良好的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并使学生实践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而教师对德育教育的忽视会导致学生失去判断能力,他们的思维会产生混乱,这导致一系列错误的决定。因此,初中班主任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德育的教学和实践,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和心态。另外,通过德育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可以使教师优化班级管理的效果。同时,教师经常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及时学习一些先进的概念和专业知识,与一些优秀的老师互动,学习班级管理技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练习,同时,运用个人魅力鼓励学生以身作则,改善教育的效果[1]。
        二、加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一)认清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家庭和学校涵盖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生最重要的教育类型。家庭教育是对学生的最早教育,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父母应该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对待他们。当教育孩子时,他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专业知识的形成,而且要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这是学生第一次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的过程中,有必要达成一定的共识,即学生必须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人格。两者一起教育时,必须注意营造与学生的认知经验相适应的相似的教育环境,然后通过共同目标的努力,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丰富的德育活动
        首先,可以组织以假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节日包含了许多文化因素。面对不断扩大的改革和开放,外国文化影响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些学生更喜欢过圣诞节等外国节日,而不喜欢过元旦、春节等。这不仅导致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知识,而且使他们难以形成传统知识。因此,在组织初中教学时,可以根据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可以发掘传统文化,通过参与传承传统文化,从而创造受文化影响的良好道德意识。
        其次,可以组织体育和艺术教育。对学校德育,其发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创造道德教育的环境外,它还可以从体育、艺术等角度出发,还可以积极地为学生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经验获得经验。受艺术影响,为良好品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可以组织艺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便学生可以借鉴他们的艺术经验并展示各种才能。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书法表演、民间舞蹈表演、演唱民歌等。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经验并建立自信心,而且还可以受到良好道德的影响。


        最后,可以组织德育课程。立德树人意识强调,在学校教学活动的发展中,教师应发挥学科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受到良好道德的影响,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即使一些老师对道德教育的因素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仍然使用说教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在老师的枯燥演讲中,学生不仅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感到老师的教学很枯燥,很难形成一种认同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运用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引入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自然地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从而促进良好品德的发展。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授一些英语问候语和礼貌用语,使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对话,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礼貌用语经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加强适当的口头和交流对话实践,建立道德教育主题,如教学《Good morning》时,让学生根据相关早晨问候的主题进行对话,提高学生的素养。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受应试教学的影响,采用“填鸭式”、“刷题式”等教学方法。他们盲目地专注于提高学习成绩,完全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相矛盾。同时,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学生对课堂学习如果没有兴趣,就会导致学习效率和质量下降。因此,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积极改变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等等。对知识的好奇心,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同样,在教师积极改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学习结合教学环境,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并打造适合整体学生素质发展的学习环境,以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教学。
        (四)用耐心帮助学生转化
        一些学生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犯错误。因此,在为他们进行思想工作时,不要认为他们通过一次谈话就能变得更好。面对学生中的不当行为,班主任必须耐心地分析不当行为的原因,及时提示并预防。尽管一些学生存在不足,但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总是具有某些专业或优势,那些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如果在运动、音乐和艺术专业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释放他们的潜力,充分鼓励他们,毫不犹豫地称赞,积极的评估可以使学生的主动性更加成功,让那些学生恢复自我,并有勇气纠正自己的不足和信心。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以高尚的老师风范向学生证明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并从学生中培养具有健康个性的人。
        例如,我们班上有一名同学,上课爱捣乱,作业也不交,还动不动就爱和同学打架。于是,我进行了家访,得知他父母早已离婚了,他从小由外婆抚养,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他自卑、失落,容易冲动,甚至有点自暴自弃。此后,我更加关注他,努力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 有一次班级搞大清洁,我注意到他非常积极,并把教室里的蜘蛛网打扫得一干二净,还帮忙其他弱小同学完成劳动任务,看到他这一点,我马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劳动积极,乐于助人,心地善良的精神。此后,我一发现他的闪光点,就及时表扬他,鼓励他,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为了鼓励他积极向上的态度,我还让他当上了宿舍的舍长,宿舍的大小事他都积极认真去做好,不仅和同学一起配合搞好宿舍内务工作,也会向我报告宿舍的情况,这样一来他的工作更加得到了同学与老师的肯定,渐渐地,他更加地努力和勤奋,让他在学校生活中不断地通过努力而收获更多,他脸上慢慢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与同学也能和睦相处了,自然而然,他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结论
        总的来说,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极为重要,而初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初中班主任应不断更新和提高对德育观念的认识,通过组织丰富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并用耐心转化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何春强.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德育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