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旺娣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陶塘小学 广东省 肇庆市 526000
摘要:随着小学德育体系的完善,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也表现了出来,鉴于此,本研究从小学班主任主导德育教育的现况出发,思考能帮小学班主任进一步发挥德育教育主导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主导作用
前言
班主任作为日常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基于这一特征,随着近几年小学德育教育的深入,小学班主任在培养小学生德育水平上的重要性也开始表现了出来,那么究竟该如何彰显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呢?下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小学班主任主导德育教育的价值
相对于其他教师而言,由班主任教师主导德育教育一方面能保证德育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覆盖度,进而凭借提高课程覆盖度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程度,收获更好德育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由班主任教师主导德育教育也能确保这一教育内容完全从班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所展开,进而凭借提高德育教育针对性的方式,优化这一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德育教育改革的今天,唤醒班主任教师的德育教育使命感俨然成为了当下优化德育教育效果的必然举措。
二、小学班主任主导德育教育的现状
班主任作为现代小学德育教育的“主力军”,班主任教师参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虽然也收获了比较显著的德育教育效果,但仅有的德育教育成效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笔者回顾了近几年的班主任德育工作,认为班主任在主导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上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一)班主任主导德育的动力不强
就目前小学班主任教师而言,这些教师大都由主科教师兼任,这就使得很多班主任教师不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承担基础的教学任务,还需要肩负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任务,接踵而来的任务让很多教师都感觉到难以负担,影响教师完成这些工作的动力。比如,在教学任务比较繁忙的期中、期末阶段,很多班主任都会将教育的侧重放在更能提高学生期中、期末成绩的习题课上,这一思路直接影响了德育教育在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展开,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持续性,更影响了这一教育的效果。
(二)班主任主导德育的方式单一
这一问题也是目前很多小学班主任参与德育工作时都存在的问题,造成他们开展德育教育模式单一的原因大都是因为现有班级德育资源不足、班主任创新德育内容、素材的能力不足所导致的。比如,在以往班主任德育工作时,绝大部分班主任都习惯沿用传统教育的“老路”指导学生学习德育内容,虽然这一老旧的模式能获得一些德育培养的效果,但无法忽视的是这些“老路”并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要求,这就对学生德育学习的效果造成了影响,严重还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威胁这一环节班主任主导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发挥小学班主任主导德育教育作用的途径
针对以上小学班主任主导德育教育时表现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想彰显班主任在主导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就需要从转变教师的思路、教学的模式以及学生的心态出发,多角度的彰显班主任工作价值,以此收获更好的班主任德育教育成效。
(一)冲破思维局限——彰显班主任主导价值
如果想最大程度上彰显班主任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首先,班主任们就应明确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职责,树立正确的岗位观念和岗位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将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占据的主导地位,才能凸显这一教育的价值所在。比如,在未来帮助班主任彰显自己主导价值时,学校就应积极地发挥自身在班主任群体中的号召力,通过为教师普及德育教育重要性、德育教育紧迫性的方式督促教师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上,以此确保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其次,班主任教师也应主动学习、尝试一些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凭借这些方法彰显自己在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占据的主导地位,进而保障这一环节教育的效果。
比如,班主任教师应团结在一起,组建“班主任联盟”,并在“联盟”中定期开展有关德育教育的研究、讨论活动,在研讨中逐步提高自己对德育教育的理解,为后续将更切合小学生实际需求的德育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供帮助。
(二)革新教育方法——丰富班主任主导作用
相对于班主任教师而言,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班级教育中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机会有很多,由此,在后续班主任教师彰显自身主导作用时,也应创新原有的德育教育方法,贴合班级中发生的各种大事小情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以此提高德育教育的覆盖面,彰显班主任主导德育教育工作的价值。
第一,班主任可以在班级日常管理时就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让德育与学生班级生活整合在一起,实现“无声”的德育教育同时,确保这一环节教育的效果。比如,当学生打扫班级卫生时,教师就可以将有关“劳动”的德育知识渗透给学生,一方面,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劳动的积极性,一方面,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目的。
第二,班主任则可以引导各学科教师都参与到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学科教育中去,借此实现全方位为学生灌输德育知识的目标。比如,在班主任可以鼓励语文教师将德育教育的内容与语文阅读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同时,领悟阅读文章中传递出的德育素材,以此保障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提高这一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开展家校活动——多方位彰显主导作用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家庭对学生德育教育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所以,在后续彰显班主任主导小学生德育教育作用时,班主任工作也应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通过为家长传授德育知识、强化家长德育意思、引导家长参与德育工作的方式凸显班主任在这一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从中收获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第一,教师可紧握每学期召开家长会的机会,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为家长传授有关家庭德育教育的知识,借此尝试主导家长们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优化班级德育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将有关“德育教育”的方法、技巧编写成微课或推文,应用多媒体平台将这些教育资源传输给学生家长,以此强化家长对这一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解,为后续家长主动参与德育教育做出铺垫。
第二,教师可组织家长和学生开展一些德育教育活动,以此增进家长和学生间的沟通,让活动中家长凭借自己的言传身教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进而彰显班主任在主导小学德育教育方面的价值。
结语:
综上,在德育教育普及的今天,只有发挥了班主任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确保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从学生角度出发、切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被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收获预期的德育教育效果。由此,本文针对上述价值、现状和途径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后续班主任德育教育展开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东喜.如何发挥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J].语文课内外,2020,(1):258.
[2]姜春妹.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小学德育教育策略[J].赢未来,2019,(32):5.
[3]徐作彪.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策略[J].魅力中国,2020,(14):148-149.
[4]许建庭.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2):156.
[5]苏学慧.论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教育的方式[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3):114-116.
[6]张浩.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2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