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义章
广东省珠海市红旗镇军建小学 广东省 珠海市 519000
摘要: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时期的学生还处于小孩子的阶段,主动学习意识不足,加上教师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以接受的态度进行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主观意识的形成,把学生的思维限制住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必须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本文讲述了让学生由“我要学”转变我“我要学”的重要性,并针对小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变的策略。
关键字:要我学;我要学;主动学习意识;现状;策略;
引言: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意识、心理和习惯将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这一时期的教育尤为关键,应适当的改变教学方法,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很小,对教师的依赖心理非常强,他们认为教师会教他们,所以主观的学习意识缺乏,同时由于学生的活泼、贪玩特性,在进行学习时,常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教学的质量有限,所以必须要转变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出坚持不懈的品格,使学生不会遇到学习难题时,就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是要学会自我的思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实现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重要性
(一)利于学习质量的提升
目前的小学教学常常出现以教师教导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导,虽然学生也学习到了知识,但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按着教师的想法发展,没有展现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是接受知识,没有主动思考,会导致学生的主观意识缺乏,自主能力不强,一旦遇到学习的难点,只会想到寻求教师的帮助,而不是通过自己解决,对教师的依赖过强,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实现学生转变为“我要学”,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收获快乐,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让学生高效的进行学习,提升了学习的效果。
(二)利于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之后,网络上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主动学习意识形成,学生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学习到更加丰富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充分的吸收,对课堂的教学积极的思考,不再只是接受教师的教导,而是能提出自己的不接和独特的看法,通过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达成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既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又让学生对学习更加热爱,提高教学的效果[1]。
二、实现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转变的策略
(一)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特的思维,对学习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使教学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学生就会不自觉的将自己和教师摆在同等地位上,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言,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同时还能了解学生生活和心理的烦恼,一旦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教师就可以及时的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的心理和言行都正确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达成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的目标。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不用其他人帮助,自己也会进行学习,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将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喜好,例如游戏活动,小孩子都是喜欢游戏的,教师就可以将游戏融入到教学中[2]。
如小学数学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将学习的内容转变为游戏,增加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不由自主的参与,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主动学习,又如语文教学,语文的诗词教学都是较为枯燥的,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音乐,让学生融入情境的学习,既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让学生热爱学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喜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主观学习意识的形成,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小学生的言行和心理都还在发展阶段,他们会不经意间模仿教师的行为,根据调查显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所以教师的行为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不仅关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是教师自我的提升,只有严格要求自身,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如在班级卫生的方面,教师在路过时,及时的捡起,扔进垃圾桶,为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榜样,又如在教学方面,教师一丝不苟的在黑板上书写教学内容,将内容书写的规整、优美,为学生树立“积极认真”的学习榜样,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时,就会不自觉浮现教师言传身教的样子,也就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积极性,要想学生做到,教师就必须先做到,这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觉悟。
(四)利用正向评价激励学生
小学时期的学习是奠定基础的时期,所以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习知识文化,更重要的是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行和形成乐观主动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3]。所以教师的正向评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还处在小孩子的阶段,有时他们会做出出格的行为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其实这都是学生渴望受到关注的表现,教师在课堂上正向的评价学生,对学生有着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的进行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在回答了教师的问题后,教师应给予学生正向的评价,多用“很好”、“真棒”等夸奖的词语,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在学生回答问题并得到夸奖后,学生会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积极的思考问题,不再需要教师的过分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了较强的自信心,同时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发展,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回答,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五)以奖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
教育不能一味的看重批评、惩罚,部分教师常常因为学生的顽皮,而惩罚学生,站立听课、抄写文字等方式打消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更加的厌烦,起到了反面的作用,所以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形成主观意识,让学生朝着目标努力,并且设立相应的奖励,奖励可以是一本书、一个足球等,进行学生的学习评比竞赛,为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奖励,可以为学生的一次优秀表现写下一划,直到写成一个正字进行奖励,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积极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奖励,这对他们来说不仅意味着一次奖励,更是教师对他们的认可,这样的形式会让学生不需要教师的督促,自己就可以做的很好,积极的在课上进行发言,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即便教师不布置任何任务,学生也会自行的进行学习,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结束语:综上所述,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需要教师多方面的努力,从学生的喜好出发,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大的,教师必须运用适当的技巧,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实现思想的转变,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实现学生的心理、知识共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品学兼优。
参考文献:
[1]任跃粉.浅谈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03):47.
[2]刘俊珍,武俊杰.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1):46-47.
[3]梁伟萍.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