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瑜
广东省阳西县程村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 阳江市 529821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农村留守儿童会受到各种各样不良信息的影响,更易产生认知偏差、性格孤僻、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转变等心理问题,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互联网时代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干预工作尤为关键,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先对互联网时代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不良心理表现作简要的介绍,进而从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教育资源不足两方面来分析探讨互联网时代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最后提出缓解互联网时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社会和教育行业的一大问题,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然成为亟需解决的一类社会性问题。目前来看,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均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导致许多不良的心理问题,甚至一些留守儿童还逐渐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情绪失控和冲动的情况更加常见,极易走上歪道。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探讨缓解互联网时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现作如下论述。
1.互联网时代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不良心理表现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因而缺乏来自父母的教育与引导,导致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可以享受到来自父母的疼爱,生理和心理健康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时间一长便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总的来说,在互联网时代下,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不良心理表现体现在以下四点:
①留守儿童因为长时间缺少来自父母的疼爱,会普遍出现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他们的情感较为脆弱,且性格内向,不愿与身边的人交流沟通,生活和学习中所出现的事情也会选择自己去承担,人际交往能力差。
②有很多的留守儿童会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逐渐产生仇视父母的心理,也变得不愿意读书。另外,会有少数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家里贫穷,父母才会外出打工,继而产生偏激和怨恨情绪,与父母形成情感隔膜。在这种心理下,会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去接触互联网,尤其是经常偷偷玩手机,用手机上网,以此通过虚拟网络来获取到情感上的安慰,当接触到不良信息时人生观、价值观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越来越沉迷于网络,对未来会感到迷茫[1]。
③留守儿童的父母多会通过金钱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导致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玩游戏、吸烟、打架,通过不正当的渠道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④有很多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照看的,而往往爷爷奶奶的年龄较大,且对孩子会过分溺爱,导致留守儿童情绪波动更大,变得越来越霸道,蛮横不讲理。一旦遇到事情总是想着用暴力方式解决,更易走上歪道。
2.互联网时代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会接收到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在接触负面信息时浑然不知。更为不利的一点是,因为缺乏来自父母的引导和教育,爷爷奶奶的放任不管,留守儿童会沉迷到虚拟的互联网中去,在没有外部正确的引导作用下,会因负面信息而导致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均受到严重的影响。比如在价值观养成方面,留守儿童会存在偷窃、打架、涉黄涉毒等不正行为,走上歧途。
2.2教育资源不足
教育资源不足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表现得更加凸显。目前来看,农村地区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相比于城市教育,农村教育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和多元化的教学信息。比如农村地区因为师资力量短缺,并不会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也不会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导致留守儿童对学习的渴望度下降,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只能选择自己去解决。
二是受到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的新型互联网教学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留守儿童心理上会感到不满足,求知欲未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对心理健康和学习质量均产生较大的影响。三是农村学校在教学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情况占比较大,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会限制留守儿童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长期接受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3.缓解互联网时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3.1营造和谐的校内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缓解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学校又在这一问题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学校要充分认清楚自己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继而通过多种措施来加以缓解。总的来说,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校在缓解留守儿童问题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①学校要给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高度的重视,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从多个方面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尤其是要做好留守儿童在校内的管理和引导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留守儿童存在不良心理问题发展的苗头,则要尽快给予引导和教育,做到针对性和及时性[2]。
②学校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情感支持,切实让留守儿童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关心,继而愿意和教师交流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除此之外,学校要结合师资配备情况来建设好心理辅导室,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情感服务和咨询,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
3.2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所出现的诸多不良心理问题,学校要充分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从思想层面上来加以转变,引导留守儿童更加健康地发展。在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展教育活动时,可以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
①学校可以定期在班级、校园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向全体学生宣讲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困境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向留守儿童重点讲解,帮助留守儿童找寻到合理的宣泄方式。相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很好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困难。
②考虑到农村留守儿童很少可以接触到互联网产品,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会很少,因而学校可以考虑建设校园亲情网,通过互联网手段来拉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当留守儿童有需求时,可以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与父母沟通[3]。另外,学校也可以开展感恩父母活动,让留守儿童将自己想说的话用明信片的形式邮寄给父母,拉近双方的情感交流,以此发挥出父母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3.3班主任发挥自身作用
班主任在缓解留守儿童不良心理问题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充分认清自己的职责。在日常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和关怀,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多给留守儿童鼓励,建立和谐的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相信当只有建立和谐的关系后,留守儿童才可以在遇到学习和生活问题时与班主任沟通,这对落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班主任要始终给予重视。
4.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性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会产生诸多不良的心理问题。考虑到不良心理问题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因而必须积极做好互联网时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应对工作,包括营造和谐的校内环境、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发挥自身作用,以此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何丽娟,石桂莲,陈明权,等."互联网+"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方式以及乡村教育的影响[J].经济师,2020,374(04):49-50+52.
[2]张蓓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的文献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623(03):58-61.
[3]张笑寒,田素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数码设计(上),2020,09(01):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