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李秀
[导读]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
        李秀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小学(安徽 宿州)234000
        摘要: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于教育的重视也日益增加。中国的教育在很早以前便提出了新课改,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要达到这样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思想理念,结合时代背景与学生的自身实际,运用现代化科技去达到教学的目的,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拓展学生思维,丰富课余生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完成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道德法治有效性
前言:
        在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下,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从而有了新课改的理念,在新课改的时代教育背景之下,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核心内涵,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标杆,社会以及学校和家长更加关注对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在仅限于成绩,而是向着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方向去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专门为培养学生的核心思想道德修养而开设的课程,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成为一种特别重要的培养方式,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影响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质量,然而教学质量关乎着学生的核心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作为一名思想道德的授课老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时候,不仅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更要结合当今发展中的中国所呈现的时代背景。
        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优秀的道德文化,同时还要融合法律法规知识,让学生自觉地树立保护意识,并通过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并且要认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接下来讲对于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与研究。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道德与法治是身为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最基础的科目。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学会思想道德的启蒙者,涵盖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政治理论知识。在小学生中70%以上的认为这门课程枯燥乏味,丝毫提不起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不仅是学生的问题,老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并不是学生的主要科目,不像语文、数学和英语,因此,这就导致了许多老师对于这一辅助科目的重视度远远第五名三大主修科目。
        老师的不够重视,会使得对于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并不那么关注,便会不去研究教学的有效率的方式方法,用传统的方式去教学,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就使得对于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大大降低。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要进行考试前夕,老师便会勾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的学习性质由主动性变为被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二、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1.提升教学思维
   学会学习的方式方法,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式方法就会提升学习的效率,会使得学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了解到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抓住学习的中心点,能够最大效率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并全面的理解知识,从而形成正确与行之有效的学习思维。
        老师需要打破传统学习思想的包袱,创新提升教学的方式,提高思维逻辑,让学生更加有效率地去学习。学习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老师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自我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2.创设教学情景
        传统的课本上的知识虽然是精华,但是却是小学阶段的人感到枯燥乏味。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能够获取到大量与讲课内容所相符合的图片、视频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展现课本内容,能够是小学生更容易,更快速地吸收与接纳,而且不会产生排斥心理,这就达到了教学目标的一半。生动有趣的课堂,满足了小孩子爱玩的天性,同时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得课堂效率大大地提高。
    例如,运用PPT形式所呈现的新鲜事物会加深学生的记忆;运用视频所讲述的故事,真实的再现了主人公,以更加形象的画面还原故事本体,吸引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3、注重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一种重要保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从而展开教学。学生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下,会增强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课堂也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得好、玩得好之间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通过课堂的学习加深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佩之情,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为生活在一个法治国家而感到无比自豪与光荣。
总结: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不可描述的意义。由此可见,教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就是相当重要的,与时代跟进,不脱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向着培养全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封尊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才智,2020(04):153.
【2】服务于儿童的思想道德发展——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十个要点[J].人民教育,2017(18):14-18.
【3】宣璐 & 余玉花.(2020).试论新时代道德教育中的法治内涵.基础教育(01),5-10. doi:CNKI:SUN:ZHJY.0.2020-0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