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管理模式探析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李彩霞1 李春光2
[导读] 摘要:压力容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设备生产行业,其产品在多个行业都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但是在目前相关企业管理工作开展中,还存在多方面问题,限制了管理工作水平提升。
        山东百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压力容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设备生产行业,其产品在多个行业都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但是在目前相关企业管理工作开展中,还存在多方面问题,限制了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本文在简要概述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相关企业生产流程和关键环节,结合管理工作开展实际提出管理模式变革路径,以此为相关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压力容器;制造行业;企业管理
        压力容器制造属于重要的特种设备类型,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行业内相关企业经营活动开展中,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难以满足企业正常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工艺流程不规范、安全意识不足等方面问题的存在,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对于生产制造企业而言,如果对这些方面问题重视不足,管理模式革新不够及时,与市场发展要求发生偏差,将会使得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
        1、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生产流程及关键环节
        1.1 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生产流程
        压力容器制造具有较为复杂的流程,在下料完成后,成型流程包括成型、焊接、焊接检测、无损检测、组对焊接、无损检测及热处理过程,在成型流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耐压试验、外包装处理、检验确认及入成品库等后续管理流程。这些流程推进过程中,需要做好整件及各个组件的质量控制,有效提升成品质量水平,为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2 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生产关键环节
        在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生产中,出于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及生产流程优化等方面因素考虑,需要重视如下两个个方面的控制:一是要重视质检环节的质量控制,一般企业生产在质量控制方面主要参考依据为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此为标准,进行材料选取,生产方案设计,制造及检验各个流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所有环节能够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1]。二是对于企业管理层面而言,应当依据内部生产要求,制定科学的压力容器制定程序和质量保证手册,能够严格要求各个生产流程依照标准要求开展生产活动,确保各个生产环节技术人员都具备较好的技术水平。
        2、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变革路径
        2.1 增强企业质量意识
        增强企业质量意识是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基本前提,作为重要的特种设备类型,质量控制是确保设备应用过程中,保障使用安全,提升使用企业生产生活安全的重要条件。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下,生产安全被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精细化管理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管理要求不断提升,这些安全控制的实现,都是以设备的安全运行为基本前提的[2]。因此对于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而言,应当在企业管理工作开展中,强化质量控制意识,构建更加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以此才能够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产品质量完全达到各项质量规范控制要求。
        2.2 构建完善的工艺改善体系
        在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生产体系中,一旦出现质量控制问题,就必须要追溯至从原料采购到生产检验的各个工艺环节,这不仅会出现严重的返工现象,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还会对市场销售环节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应当结合技术发展和管理工作开展具体要求,构建完善的工艺改善体系。首先来说,企业应当保持合适比例的研发经费投入,作为企业生产工艺的试验经费和考核奖励,提升员工在工艺改进方面的积极性[3]。

其次是要能够强化员工的现场经验和理论知识培训,在生产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现场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现场工艺工作人员技能水平。再次是要建立科学返聘和外聘技术人员机制,强化对新型技术应用的重视,强化新型工艺和产品开发。
        2.3 用工管理市场化
        用工管理市场化是从机制层面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此更好的改善企业生产人员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积极性。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企业层面应当根据自身生产和工艺人员的整体结构,强化与相关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合作力度。前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对年轻人才的引进。在合作较为密切,企业对员工使用提出较高要求的情形下,可以采用订单式合作模式,由企业与中高职院校强化合作,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构建起老中青完善比例的生产和工艺队伍,为深化企业管理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压力容器企业要确保管理体系完善,确保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必须要结合企业发展规模等方面要求,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平台运行体系中,要坚持以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为核心,强化技术人员深层次交流,有效提升企业内部技术层面的管理水平。其次是应当构建高效、平等的交流平台,确保领导层面能够与基层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员工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员工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能够虚心接受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在暂时无法进行调整的情形下,也应当及时进行反馈,营造出积极、健康、和谐的交流环境。
        2.5 重视合理化建议的改进和实施
        在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强化对企业员工建议的重视程度,将信息化管理平台与传统管理体系有机结合的基础上,针对员工在管理措施、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设备更新、新产品研发和降本增效措施等各个方面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全面整理和归纳,由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协商[4]。尤其是对于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应当由技术部门联合质保部门等一起,采取小范围试验的形式进行验证,在确认建议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情形下,应当对提出建议的员工进行对应奖励,提升员工参与工艺改进的积极性。
        2.6 积极导入新型管理工具
        作为重要的特种设备生产行业,压力容器制造对于质量控制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强化新型管理工具的应用。以六西格玛管理体系为例,在世界范围内的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我国相关企业管理层面的实施水平极为有限。依托六西格玛管理DMAIC模式,能够将设备制造的瑕疵率尽量降低,并且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成本控制水平,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益。通过新型管理工具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协调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传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为企业管理实效性提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时代发展背景下,企业管理工作开展需要面临的内外部形势更加复杂,对于企业管理层面而言,必须要从自身管理理念革新入手,强化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构建新型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管理和新型管理工具的导入,充分发挥基层员工在日常管理和技术革新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俞烽.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2]王斌,邹纳.特种设备制造企业管理模式探究——以压力容器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6(14):203+206.
        [3]雷磊.J公司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的改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