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新教师”观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   作者:牟永良
[导读]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倡导教师的工作不重在教,而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

        牟永良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倡导教师的工作不重在教,而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其虽然琐碎细小,有时很困难、很麻烦,但班主任只要有坚定的信仰,用自己的一颗真心虚心向学生请教,经常换位思考,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管理方法,负责任地为学生的发展付出应有的努力,就一定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基于此,对陶行知“新教师”观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新教师”观;信仰心;责任心;同理心;创新
引言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虽然每天从事着最平凡的常规工作,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细细回想,还是觉得充实和坦荡。因为每一天我都以教育为事业、以教师为职业,过着忙碌却充实、有成就感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接触新的学生、经历新的事情,同时也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是领导的信任、家长的期望以及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激励着我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地工作、无怨无悔地付出。
一、以坚定信仰为先——不怕困难,不怕麻烦
        “不怕困难,不怕麻烦。”班主任只有坚定这样的信仰,才能有效开展工作,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才。在班主任工作中,有许多生活习惯是班主任必须让学生养成的,也有一些班级纪律和学校纪律是班主任必须让学生遵守的。这些小小的、琐碎的生活习惯和各种纪律可能在常人眼中不屑一顾,甚至有些麻烦,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影响深远。就拿“走路”这一行为来举例:在实际工作中,老师发现了“走好路”的口诀——“上下楼靠右走,走出直线、直角转弯、看前看前再看前”,便总结为——“一靠二直三前”。早上出操,要“走好直线”,沿着脚底下的瓷砖所铺成的直线走,这样才可以走得整齐。中午去食堂吃饭,要“直角转弯”,走到一个定点,像体育老师教的那样立定转弯,这样队伍就有棱有角,学生也不会因转弯过快而摔跤。下午放学,要“上下楼靠右走”,两个队伍,男生一队,女生一队,统统靠右下楼梯,把左边的道路留出来,给上楼的高年级学生用。这样两个班级就算在狭窄的楼道相遇,也不会有踩踏事情的发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走路,就必须“看前看前再看前”,这里一连用了三个“看前”,就是为了告诉学生:千万不要一边走路,一边还回头讲话,如果前面的队伍突然停下来,来不及反应的你极有可能摔跤或者踩到其他同学,也有可能自己磕破嘴角、磕断门牙。虽然班主任表面上是在教学生“走好路”,但实际上班主任是要通过“学走路”告诉学生一些道理:随意走路,伤人伤己,而“走好路”,利人利己。“上下楼靠右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他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这也是作为一个现代文明人应具备的礼貌和素养。因此,班主任工作要以坚定信仰为先,不怕困难,不怕麻烦,甘于奉献,坚持做自己认为对学生好的事,不用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只要对得起自己的信仰,就无惧风雨。
二、组建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班主任工作杂而细,不可能事必躬亲。因此,一定要组建一支有着精兵强将的班干部队伍。应该选择那些品学兼优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的学生当班干部,要求他们“各司其职、各守其位、各尽其责”。我每周都会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和他们一起讨论、解决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培训并布置新的任务,还会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敢于创新,对他们在知识、能力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力求让他们能够在班级中起到带头引领作用。此外,班主任还要集思广益,多听取班级中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于班上的学生都是同龄人,彼此比较了解,所以有时班干部提出的一些建议会更加行之有效。

为了促进小组合作、自我管理,可以实行小组积分制,即制定一个积分表,每个星期对表现优秀、积分最高的前两个小组进行奖励,对表现欠佳、积分最低的两个小组进行惩罚,如罚值日、背英语单词或数学公式等。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方案很好,于是我向全班学生征集加分和扣分项目,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班级每周积分表,并严格执行。令人惊喜的是,在实行班级积分制的两个星期后,班级学习氛围就大为好转,学生在课上讲话、睡觉的现象消失了,课后家庭作业完成得更好了,班级公共区域卫生也更好了。各小组成员都不甘示弱,纷纷要为自己的小组争取荣誉。终于,在第三次月考中,班级成绩又回到了年级第一名的位置。
三、发挥班主任有效的指导和榜样作用
        初中班主任是班级各项工作开展的指导者,也是班级发展的灵魂,班级工作要想有序、有效的推进,必须要重视班主任的有效的指导和榜样作用的影响,把德育工作做到实处。教育工作是一项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任务的工作,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在立德树人大目标的指导下,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定要务实推进,坚决避免“务虚”。这需要班主任结合当前初中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立足于初中生的现实身心特点,多想办法对于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既要关注日常班级各项工作中落实德育要求,更要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上进的班级氛围,积极走进学生,特别是重视和学生心灵的沟通,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知音”,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人生导师的作用,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教育效果。
四、求得同理是关键——虚心请教,换位思考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若不肯向学生虚心请教,便不会知道他的环境、能力、需求,那么,教师就不能教导他。”关于这一点,老师在管理学生食堂吃饭纪律时深有体会:中午吃饭,要求不讲话,讲话要扣分,扣分就不能参与评比。这铁的纪律刚开始时很有用,可时间一长,效果明显下降。后来有一次,学生在老师批评后大哭:“老师,我只是想提醒他衣服上沾到菜汁了,并不是想讲话……”老师顿时察觉到“一味追求不讲话”的午饭纪律不够完善。于是,老师虚心向学生请教,还专门组织了一次班规讨论大会。学生提出:善意提醒,可采取做动作的方式;如果利用动作没法完成,可先讲话,后解释原因。班主任虽然是班级的管理者,是制定各项班规的决策者,但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用一颗“孩子的心灵”虚心向他们请教,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时常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他们赞同并有效遵守班规。
五、协同育人,重视教育合力
        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强调要全员育人、协同育人。在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核心,而任课教师都有德育教育的职责,班主任要重视把其他教师也积极调动起来,使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能够“动起来”,与班主任“统一要求,统一尺度”,协同育人,形成教育的合理,这样就能够增强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给班级德育工作开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事关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作为初中班主任,要认真面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针对性、有实效的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雨.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中职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作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27):95-96.
[2]李维莎.践行陶行知思想让班主任工作更顺畅[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6):96-97.
[3]周宏娟.陶行知德育思想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影响[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07):87.
[4]韩玉玲.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8):122-124.
[5]邹蔚.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4):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