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拓展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  马翠萍
[导读] 中西文化间存在着很大差异。
        马翠萍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塔尔坡学校  712000
        摘要  中西文化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应用技巧,还要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
        关键词  西方文化  英语   拓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英语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影视作品中听到英语,在生活中见到英语,在与外籍友人交谈时说英语。可见英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
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把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仅限于课本教学,我们要联系生活。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英语语言知识,拓宽学生接触知识的面,放宽学生的眼界。要学好一门语言先要了解与之相关的人、环境和背景。如果我们把英语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结合英语国家的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会大大的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在教学中将这些资源渗透到与教学相关的知识点中。
一、文化拓展与词汇教学
        词汇是一门语言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传递信息的基础媒介。词汇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这是因为每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语言体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在教授词汇时,我们可以利用本土文化结合英语国家文化,让学生了解对同一类事物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来充分了解如何在词汇教学中做好文化拓展。
        案例一:
        陕旅版四年级上册Unit 3 What’s for breakfast ?一课中是对各种食物词汇的学习。本课有关食物的词汇有:rice ,noodles ,soup ,dumplings , meat ,chicken .这些词汇都是中餐食物的表达。在这些单词的教授过程中学生们对食物的各种表达充满了好奇心。通过他们的好奇心我对词汇以及中西方的用餐方式进行了拓展。
        T: We have so much delicious food .Can you tell me what kind of food do American people like ?
        Ss :汉堡包,三明治,牛排,披萨…….
        T: Do you know how to say them in English ?Please say them after me . (Teacher shows the pictures about the food )
        学生看这图片跟着老师学习词汇。
        承接上面的词汇老师提出中西方的人是用什么餐具进餐的?
        T:We have meals with chopsticks .( 出示筷子图片)。Americans have meals with forks and knives .(出示刀叉图片)
        小组讨论:为什么中西方的用餐工具不同?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词汇量得到了丰富,学生对美国人的用餐习惯也有了进一步了解。
案例二:
陕旅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What day is it today ?本课教授有关星期的词汇。在教授完词汇后,教师提问学生:Do you know what day is the first day of a week ?It’s Sunday . 星期天是一星期的第一天,星期六是最后一天。

你知道一星期每天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一星期的第一天是星期天而不是星期一?
通过本课的拓展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有关星期的词汇,也对西方神话有了深入了解。比如有关星期日的来历:在古英文中的意思是sun’s day (属于太阳的日子),作为一星期的第一天。对基督徒而言星期日是“安息日”,因为耶稣复活的日子在星期日。
二、对话教学与文化拓展
        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能够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了解程度。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英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最终使学生具有跨文化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习惯中也存
着差异。课文教学是基于词汇和句型的综合性语言表达技巧的教学。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可以熟练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通过课文教学的拓展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同背景下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
案例三:
陕旅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Unit 1 May I speak to Kitty ?
        这篇课文是有关打电话时的习惯用语。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采 中西结合的方式呈现打电话的情景。让学生分别用汉语和英语表演打电话的场景。让学生充分体会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场景一:
S1:喂?你是哪位?
S2:我是李明。
场景二:
S1:Hello ! Who is that ?
S2 :This is Li Ming .
通过此对比我们让学生知道在打电话时英语表达中,“我”不 用“I”而要用“This” 。“你”不能用“you” ,而要用“that ”。
再比如,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会问对方:“你吃了吗?”“你去哪呀?”等等,这样的问候对于西方人来说太直接,没有礼貌,有窥探别人隐私之嫌。而西方人见面常用:“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 ?”“Hello!”打招呼。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人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些差异,在于外国人的交往中才不会闹出笑话,才会避免尴尬的场面出现。
三、阅读教学与文化拓展
阅读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综合应用。学生在阅读时会接触到许
有关西方文化的东西,如果学生对西方文化没有一定的了解,对文章的理解会困难重重。在学生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来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可以借助词汇教学、语言习惯、节日习俗、风土人情等向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文化渗透,使学生具备相关的文化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力。如教师可以结合数字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西方国家数字禁忌;结合颜色教学了解西方国家姓氏文化;结合Cood moming.Howare you? Thank you! Sony!等表示问候、礼貌的日常用语的教学和使用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在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一些典型性的西方节日里组织文化游艺活动,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各国节日风情和文化习俗
案例四:
陕旅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 My Holiday .
本课教授有关旅游的课文。在这篇课文中有几个关于风景名胜 词语和节日的词语。如:the Great Wall , the West Lake , May Day .在教授这些词汇时,我们让学生联想美国的风景名胜和节日。通过我的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词语:New York ,Statue of Liberty .以及各种节日:Christmas Day, Easter Day ,Halloween Day 。我们以 Christmas Day 作为重点,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与圣诞节有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相互分享资料内容。
通过对圣诞节的了解,学生知道了圣诞节的来历以及它在西方人生活中的位置。以及圣诞节和我们中国的春节有什么不同。还有这两个节日对两国人民的意义和影响。
在英语教学中拓展文化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才能更好的适应英语学习,准确的掌握和运用英语。我们要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把英语的文化贯穿于英语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