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波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二中学 233500
摘要:在高中阶段化学在理科中是一门枯燥且有难度的科目,但其重要性和难度是成正比的,传统的被动式输入、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应用,从而学生无法正常的跟上学习进度,更丧失了对学习化学这门科目的热情和信心。针对这个问题,广大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化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将学习形式多样化、多元化,合理使用感兴趣的事或物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而提升教学质量,让高中化学的教学拥有更全面、高质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多样化;多元化;教学方式
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体现了兴趣在教学中极为重要,尤其是有难度的科目,因为有兴趣才会愿意探索,迎难而上,变被动为主动。教师也应该将精力花费在如何调整课程体系,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以兴趣方向改变课程形式等为第一步,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在体系的引导下,成熟的课程形式、积极向上的课程氛围,合理的课程情境等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这些,从而让学生在完善的教学体系引导下,激发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更全面的成长。
一、通过目标责任意识培养,调动学生兴趣
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课程多、任务重;学生都特别容易陷入畏难的状态中去,这时候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变得尤为重要,化学这个科目对于社会发展以及大自然的改造等都不可或缺,同样的作为个人学习好化学,可以了解、改造大自然,甚至可以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1]。所以不管是从社会角度还是个人角色上,学习化学都很重要,培养他们学习目标的建立,以及对不管是家国大爱还是个人情怀的目标责任感,建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学习目标,在学习化学的这条道路上积极调动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不单纯只关注单一的学习成绩,或者眼下的高考,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掌握学习技能从而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去。个人意愿大于一切,如果学生对化学这门有难度的课程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便会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甚至愿意在这门学科上花费精力和时间去摸索、去研究,那么学习成果就会比预期的好很多,广大教师希望看到的教学成果也可以顺利完成。同样,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大幅提升,由此可见兴趣是相当重要的,当然不单单是靠兴趣就可以。
二、结合实际情况在实际中培养兴趣
结合现实生活不难发现,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通过学习“二氧化硫”,大家就可以了解酸雨是如何产生的、对环境有什么危害,通过将这些关系到自己切身生活的内容引入课堂,能够促使大家提起兴趣和耐心,主动探究,去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也就清楚地知道如何防治。
再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这一课中的实验内容“不同条件下铁钉的锈蚀”为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铁钉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见到的,可以据此作为课堂导入,如:同学们,铁钉大家都见过,那生锈的铁钉大家见过吗?它为什么会生锈?这是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生会很快明确,如果铁钉淋雨了,它会生锈。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出:那不同条件下铁钉生锈的情况又如何呢?这样一来,学生会对这一实验有一定的兴趣,后续实验教学的开展就会更加顺利。
三、变化多样的教学方式,巩固学生的兴趣
高中生目前的学习科目繁多,学习压力大,所以化学这门学科也显得更枯燥无味、难度更大,打破原有的上课形式也是为了创造新型的模式,让学生感受到焕然一新的教学措施。
1.讨论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变成:大家互相讨论,或者运用在课堂上做化学实验的方式,将死板客套的理论知识变成一眼就可以看明白的化学实验,简单易懂,显而易见,让学习和教学都变得轻松快乐[2]。
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打好激发兴趣第一步,才能实现新课改素质教育目标的有利达成,让教师快乐教学,让学生快乐学习。
2.情景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有非常多的实验,可以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实验情景,深化知识理解,能够将学生迅速拉进化学变化的情境中,在动手和动脑的双重作用下,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一些化学性质的原理。例如,钠既然能够与空气反应,“钠受热的反应又将是什么样的呢?”,在这样的问题探究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将钠进行加热 ,可以看到紧接着会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发出黄色火焰,产生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这个实验中学生亲眼看到黄色火焰和物质的产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感,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
3.合作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应用合作学习这种方法,给学生创建合作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化学学习或者化学实验中组成不同的小组针对相同的实验内容进行合作与竞争。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课中,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等主要成分,其性质是比较稳定的,在进行甲烷的取代反应中,可以准备两个大试管利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甲烷和氯气各半管,并用铁架台进行固定,这些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小组配合完成,以免出现步骤或操作错误,一支用黑色的指套遮住,一支放在光亮处,然后观察其变化。小组的同学可以分两个人进行分别观察混合气体无光照未反应,光照时管内气体变浅,出现油状液滴,小组将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在协作中得到最终的实验结果。
新型的模式也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互动起来,互动就可以产生链接,才能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而且通过观察、甚至参与化学实验过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思考能力。因此化学教师要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引导学生创新,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充分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为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做出铺垫。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我的教学素养,针对每一位学生实施针对性教学措施,而不是一概而论。通过激发兴趣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思维模式、行为举动。
四、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
在化学这一学科中,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容易,而教师的适当鼓励就会让学生有更强的学习动力,他们会逐渐发现化学这一学科的魅力,从而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给学生的鼓励学好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例如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如果学生回答的答案不对,也不能直接批评,而是要对他们做出引导,让学生自己再度思考,最终得出答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这样也能将化学学习中的一些重难点起到重要作用。当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有难点问题都能被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会更强,学习兴趣也会更浓厚。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可以了解到,兴趣对于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显著的提升效果,是学生通往学习道路上很重要的一点。教师需要在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下,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比如通过化学实验等方式最大可能的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挖掘出大家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等。通过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共赢,实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长波. 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J]. 科普童话, 2019, 000(024):P.25-25.
[2]袁德鹏. 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31):53.
[3] 张彬.探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03)
[4] 王瑞. 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1):2.
[5]姜永鹏.高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研[J]. 成才之路. 2019(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