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王炳富
[导读] 小学数学知识大多与生活内容联系密切,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王炳富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西遥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大多与生活内容联系密切,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将生活元素导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借助生活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因此,研究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导入和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课堂应用
        引言
        生活元素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利用具体的生活元素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导入和应用生活元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中的必要性
        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中的不成熟阶段,对于新鲜事物都有着浓烈的好奇心,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生活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自控力比较差,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为了让学生自主积极地接纳数学、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产生了学习热情后,才会更好地接受教学安排。学生也能从生活元素的数学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理解数学的学习意义,从而促进自身的数学学习发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也会产生亲近感,并且了解到更多数学应用于生活的实例,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2、生活元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1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魅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摆脱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态度,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培养放在第一位。小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倦,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比起其他学科抽象、复杂一些,特别是对数字不敏感的小学生难度更大,学生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生活元素的加入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情况的存在,教师应当合理利用生活化教学来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数学的学科魅力。例如,在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家买了新房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多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学校操场有多少平方千米?”等等,利用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回答欲。教师还可以用一些拼图,或者绘画来展示“平方”的概念,以及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小学生也许会在换算的学习上混淆记忆,教师需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记忆,活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觉不那么陌生,从而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也应该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成就感,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数学的抵触也会有所减弱。生活化举例让小学生能体验到更多的生活中的数学,拉近了抽象知识和自身的距离,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还能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2.2注重教材内容与生活元素的融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是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依据,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并促进两者的融合,为生活元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打下基础。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表面看起来与生活联系不大,但是深入分析后会发现隐藏的生活元素。例如,在学习“分数的乘法”时,很多学生认为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在生活中应用不到,所以学习热情不高,这时教师可以将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引入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教材中隐藏的生活元素。如:商场打折时,一件商品原价400元,现在要在原价基础上降价,要知道现价就需要用到分数的乘法。再比如:某堆货物共600件,如果已搬完,还剩余多少件?这些都是与生活联系的内容,因此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是非常必要的。其次,重视教材内容与生活元素的结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科学运用生活元素来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小学生分不清东西南北,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中实际面对某一个方向,让学生弄清楚这一方向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个方向,然后将真实方位用方位图画出来,指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3将生活元素应用于数学课后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限于课堂环节,课后作业也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通过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课后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延续和补充。以往的课后作业大多以单纯的习题计算为主,学生面对大量枯燥的习题通常会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改变课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势在必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近年来数学教学中,实践性作业逐渐增多,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后作业,可以大大提升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将生活元素应用于数学课后作业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请将15个苹果和13个橘子平均分给家里人,每人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和几个橘子?还剩几个?由于学生的家庭成员的数量不一样,所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也不尽相同,事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相互评价,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数学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将生活元素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生活元素的应用策略,通过课堂导入、深挖教材、创设情境、课后练习等途径引入生活元素,不断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给小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赖万春.浅谈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20(20):10-11.
        [2]沈延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关联应用实施及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9(05):110-111.
        [3]胡礼梅.对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5(16):107.
        [4]朱金晶.浅析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