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赵玉琴
[导读] 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赵玉琴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语法教学是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环节,并且结合实例探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法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出现了许多的语法知识,例如名词单复数、4个基本时态、句子的种类等等。这么多的语法知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梳理,学生就无法正确地使用语言,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变成了空谈。所以语法教学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可是如何有效的进行语法教学呢?这是我们老师需致力研究的问题。
        目前,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1.英语语法的“淡化”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英语教学应由知识型教学转变为能力型教学。这就导致一些教师走向了“淡化”英语语法的极端:他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只要教会学生说英语就行了,不应该讲求语法知识。这导致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时候错误频繁,语言表达支离破碎,甚至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表达欲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这也有背于能力型教学的宗旨。严格来讲,知识型教学离不开语法,能力型教学更离不开语法。
        2.“注入式”语法教学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十分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实施“注入式”教学,但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这种枯燥乏味的传统语法教学模式显然有悖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适合用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这样的语法教学忽视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兴趣、更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得学生浮于语言表面,不能扎实地掌握和运用语言,常常会犯语法错误。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一)情景策略
        情景是指运用目的语的环境。学习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对其正确理解和运用.教师应利用真实的环境或创设模拟的情景进行语法教学,其中包括利用实物、真实的语境、体态语言、非体态语言以及多媒体等手段,使语法教学更具有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
        1.情景创设法
        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悟语言的实际用法。如在学习物主代词时,我充分利用学生与学习用品的关系进行句型操练,这样学生就很清晰地理解“your”,“my” “her”,“his”,“their”等词,为了使学生区分物主代词与人称代词的用法,我设法引出句型“She is my friend”, “He is our teacher”, “We are your students”等。又如在教学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时,我利用本班学生互比高矮、胖瘦,在这种轻松、真实的语境中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比较级的使用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动画来协助情景设置,使语法学习变得更有趣,学生就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语法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从而降低了语法学习难度, 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了表达其想法的欲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运其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2.实物演示法
        实物演示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动画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明朗等特点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所有感官来接受这些新知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例如,there be中的句型:What’… / on / under/ behind? ? There’S a/ There are some? in / on / under/behind?我就采用了这一方法。首先,我用一些玩具或是课文中出现的实物(dog, football,desk,frog,glass,?)与一个课前就准备好的大盒子搭配教学,我通过将物品放置在大盒子的不同位置来学习介词(in/on/under/behind/between/beside),这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在后来的反馈阶段发现学生对于这几介词掌握的非常好。其实,让学生掌握语法并不难,只要我们善于巧用方法。比如我利用学生的文具来教学名字单复数的时候,学生情绪高涨,一下子就理解了名词单复数的概念。很快能活学活用。这种方法就是利用了人的感官,因为具体形象的事物较之单调的、平面的事物更能引起人体感官的注意,从而大脑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二)认知策略
        认知是信息加工、问题解决和记忆的过程,是一系列心理活动. 认知策略是个人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上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包括各种有意识的学习方法。其中包括:对比法、归纳法和口诀法。
        1.对比法
        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法现象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启发学生找出关键点,最终发现其差异点。比如学生在翻译 “the sign on the wall”、“The sign is on the wall”上经常出错。为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语言现象,不难发现前一个是词组,on the wall 是用来修饰 the sign,翻译成:墙上的标志。后一个是句子,on the wall 是表语,是用来说明情况的。翻译成:标志在墙上。可见,我们在小学高年级语法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对比法不仅可以将这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观察、分析,变成不会混淆的知识点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分析的学习习惯。例如学生在用动词“rain”的正确形式上也经常混淆,习题是这样的:
        ⑴.There is a lot of      (rain)in Suzhou in spring .
        ⑵.It often       (rain).
        ⑶.It is       (rain),
        ⑷.Look, It is       (rain)
        在了解rain本身有雨和下雨的两种意思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句子成分,a lot of 后加名词,故第一题填rain。第二题作句子的谓语,故填动词,并受第三人称单数的影响,填rains。第三题be 动词后面用表语,故填形容词rainy最合适。第四题有语境 “Look”,表明是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故在be动词后填现在分词raining。由此可见,经过观察、对比、讨论和分析,知识点的疑难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2.归纳法
        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就能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因为这是学生自己通过劳动摸索出来的规律,学生自身会乐于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也就会间接地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这也是学生牢固掌握英语知识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如:在教“情态动词can”的用法的时候,先利用Free talk引出句型并让学生观察:  
        I can swim .
        You can write .
        Jane can dance.
        The bird can sing.  
        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马上就发现这些句子都用了情态动词can;接着启发学生继续观察can前面的主语和后面的动词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并分析,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原来can后面是用动词原形的,它前面的主语可以是任何人。这时教师可以让个别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情态动词can表示“能、会”,主语不用考虑人称,后面直接加动词原形。最后再给出一些动画,让学生用can来说句子或者各自说说自己能干什么,并以此类推其它情态动词类似的用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内化语法规则,掌握好其用法,并使他们逐步建构起清晰且完整的语法知识图式。学生学到的知识需要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和整理,才会更好吸收。 
        3.口决法
        教师本身应该是一个善于归纳的人,能够很好的驾驭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能善于捕捉孩子学习上的盲点,引导学生一起创作一些朗朗上口的口决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在一些语言现象中,没有规律可寻。而对一些中低年纪的学生在这些语法点上特别容易出错。如人称代词与be动词的搭配。通过创设情景,我逐步呈现语言现象。“I am your new teacher.” “You are my new student.” “She is my friend” “They are in the classroom” 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把be动词的用法自编口诀来记忆。最后师生合作完成be动词的用法口诀:我用am,你用are,is用在他、她、它,复数全部都用are。还有助动词用于各种时态的句型转换时错误率也是极高的,于是我们又共同创作了助动词口诀:我用do,你用do,复数主语也用do;does用于它她他,单数主语也靠他;did,did本领大,过去时间都用它;助动词要注意,动词还原别忘记。
         [1] 沈瑛.新课程中语法教学的定位及其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