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艾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基于生本课堂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因材施教,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抓住关键,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本课堂;优化教学
新课改提出“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全方位优化,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实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发展空间,合理地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把握学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
生本课堂,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小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教师要通过创设小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在情感上的体验,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小学英语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小学五年级上册Unit4 Hobbies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对话情境,用“What do you like doing?”这样一个问句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思考的空间。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之后引入书本上“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nd football. I can play basketball well, but I am not good at football. I like drawing too. I usually draw in the park with my brother Tim.”这样一段描述,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课文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学习本单元的相关内容。当然,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在课堂中引入相关的动画情境,如《熊出没》。教师可以将片中的配音去掉,让学生针对“What do you like doing?”这一话题写出一段对话,然后让学生用熊大和熊二的声音进行配音。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因材施教,组织教学活动
世界上的每一片树叶都是不一样的,而人亦如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创设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满足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
教师要能够将一些权力赋予学生,如主动选择活动的权力,这样必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不断地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并且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个人素养,促进其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当然,教师也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组织多种多样的趣味活动,不断增强课堂的活跃程度,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宽松的氛围之中学习英语相关知识。这类教学活动能够体现出课堂教学多样化的特点,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例如,在教授小学五年级下册Unit8 Birthdays这个单元的时候,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设计问题“When’s your birthday?”来引出本单元的主题,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说一下自己在生日的时候会干些什么,再让学生为自己的生日设计一定的庆祝方式。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参与相关活动,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三、关注学生情感,设计教学体验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情绪就是其中之一。小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挫败感。对于一些意志力不强的学生而言,这些坏情绪就成了他们学习的绊脚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关注到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设计一些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的趣味性体验。此外,教师还要通过有效的教材处理,将一些较难的知识点进行转化,并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学习中的问题,帮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时候,因为生词相对较多,且识记起来相对困难,教师能以Spring Festival为例,在授课之前,准备一些相关元素的物品,如春联、饺子等,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春节的时候都会去做什么,从而调动学生对该单元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当然,在学生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适时地进行点拨,并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生本教育是“大生课堂”的基调。倡导自主先学,学生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让他们自己解决;学生不会的,教师再作适当的引导。 “共生”是“大生课堂”的路径,组建学习共同体,是让不同类型和能力的学生都能围绕任务和目标,承担起各自不同的职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先揭示任务,布置时尽可能地详尽,学生能对任务的步骤和方法一目了然。生活是“大生课堂”的宗旨。知识要活学活用,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核心主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只有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场景中,课堂才有意义。生长是“大生课堂”的愿景。不同学生之间原有基础、接受能力的程度不同,教学课堂除了追求“保底教学”之外,还应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有效的历练。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重组、整合和利用,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打破原有课堂的局限,搜集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拓宽英语学习的视野,延伸知识体系。学生自觉改变思维方式,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充分彰显拓展英语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