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邱祯珍
[导读]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课堂阅读积极性
        邱祯珍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公兴小学   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课堂阅读积极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将思维导图很好的应用起来。思维导图应用英语阅读可以将英语阅读更加的形象生动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位就围绕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做详细分析概述,旨在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阅读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阶段。在小学英语学习中,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英语教学的水平加以提升。但是很多小学英语教师缺乏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意识,或者在应用方法上不合理,思维导图的优势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没有得到体现。因此,我们就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有效的学科教学方法,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
        一、巧借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开展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Unit 3 Colours》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搜集一些颜色阅读材料。根据材料阅读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应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来学习英语阅读材料中的英语知识。如,在对黄色“yellow”教学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没有颜色的香蕉图片,学生由日常生活中的香蕉联想到黄色,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词汇并解决在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为下一节课理清语言障碍。在课外,可以通过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课下通过录音跟读课文,参考自己的思维导图讲述与本节课的相关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二、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前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实现水平的提升。例如,在教学《Unit 1 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个单元进行讲解之前,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收集班级学生的生日日期,然后根据学生生日月份和喜欢的形式画出一个思维导图,根据日期,生日举办的形式,以及学生的生日愿望进行分类。通过这种不同类型的划分,能够促使学生通过交流收获更多的知识,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在前期准备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即将面临的阅读文本,使他们提前对内容有初步感知,从而自信地面对相对枯燥的英文阅读。所以思维导图在阅读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对阅读文本进行预习铺垫,另一方面,建立英语阅读的自信心。


        三、基于阅读中单词的思维导图
        针对主题词的思维导图而言,其核心价值来自创设情景,能够以不同的问题作为基础,进行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指导工作,使得学生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学生的学习知识点也能够更好结合在一起,明确自身的价值,完成融会贯通的学习目标。在具体落地执行的时候,教师也要明确了解到每个单元的核心词汇,并且根据参考书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过往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依据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后续的研究,同时联动好新旧知识的体系,完成学习的过渡。例如,在英语单词斑马——zebra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能够发现,包括cat、dog,duck,chicken等词汇学生已经充分了解,所以这次课程的思维导图就依据过往学习的单词进行拓展。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学生都非常了解,所以学生能够很快融入学习的知识体系,并且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后续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对于阅读学习之中的生词学习而言,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切实有机结合好新旧单词,由于能够保证知识的联动性,所以学生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第一时间学习记忆词汇内容,学生也能够充分把握好学习的重点、难点,对待要求较高的知识点也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基于语段框架的思维导图
        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学生对单词肯定不陌生,但对语段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阅读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在阅读过程中可能没有自己的一个思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初,要让学生将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进行首先的筛选,这是思维导图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不仅自己讲解知识体系的时候更为流畅,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设计上也更为鲜明,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节奏中,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除此以外,基礎内容的讲解也是整个教学知识体系的核心,不仅仅是每一篇文章需要教师做好标准的分析,还需要分段落为学生设计专门的思维导图。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到每一个段落的重点,并且在重点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使得学生既能够掌握某一篇阅读材料的核心,还能够提升思维导图的创作能力,并延伸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上。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总语段的概括,将分支部分补充完整。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英语阅读特点,采取恰当策略完成思维导图的应用。通过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技巧的能力,利于帮助学生加强英语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应该提高对于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应用的认识,从而通过不断实践与创新研究,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娟.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辽宁教育,2018(7).
        [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张献臣.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6):1-5.
        [4]马尔悦.以绘本图书促进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32(11):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