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策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第二中学 2342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最主要的时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带给学生丰富且良好的体育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运动锻炼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职能,意义重大。本文从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评价多样化三个方面来分析多样化教学策略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
引言:
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发展终身体育,在新时期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教学中却也存在体育教学过于单调的问题,基于此开展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结构,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初中体育学习中,才能让体育课程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
这一点即所谓“教什么”的问题
(一)体育种类多样化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思维更加活跃,有了属于自己的兴趣或特长,而如果一味地在体育课上开展田径教学,教导给学生田径知识和技能,久而久之会消磨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此提倡体育教学种类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等展开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比如学生喜欢篮球运动,不妨开展篮球教学,其他如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跆拳道等都能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进体育课程中[1]。
(二)教学内容多样化
这一点可以结合体育核心素养来看,体育核心素养包括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三个大模块,三个大模块内又有更详细的分类,如下图1所示,可以看出,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是有局限性的,只重视了体育技能培养,而在新时代体育教学中应加入以下几点内容。
1.教导情感: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喜欢体育的体育情感。
2.教导德育:随着“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要求在各个学科中都体现德育教育,对于体育课程来说也不例外,在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比如给学生讲优秀的体育人物和体育精神,比如给学生讲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比如在跆拳道教学中让学生相互鞠躬敬礼,比如给学生讲传统功夫中流传的“武德”,塑造完善而健康的体育德育观念。
3.教导体育品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坚持,强化学生规则意识,利用协作完成或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4.教导健康知识:教给学生科学健身、伤病预防、安全防范等方面的知识。
.png)
图1.体育核心素养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这一点是所谓“怎么教”的问题。
1.自主性教学:新课程理念不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也是如此,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锻炼机会,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教学也更有效。
2.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学生展开不同的个性化教学,具体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分配不同体育项目,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展开不同体育类型的教学,成立篮球组、乒乓球组等,分别展开教学;其次在于体育强度分层,设定不同的体育训练强度,制定不同的体育训练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适应体育锻炼。
3.开发游戏化教学:开发游戏化教学,积极引入游戏化元素,革新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制定新颖的、合理的体育游戏,大大提升体育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例如跑步,就可以设置为接力赛跑、跨障碍跑、套袋子跑、听口令变速跑等,更富有趣味性,更能调动学生体育乐趣,例如跳鞍马是初中体育常设的教育项目,在跳鞍马的空闲休息阶段,可以开展“蛙跳过关”的趣味训练,配合展开。
4.开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大屏幕给学生播放正确的、清晰的规范体育动作,加强学生的理解认知,极有帮助。而在一些下雨天气或者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开教学,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体育健儿奋力拼搏的场景,提高学生体育知识,激发学生体育动力。
5.开发竞赛项目:可以通过竞赛项目来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竞赛项目以团队型竞赛为主,在竞赛项目中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会体育竞技的魅力,落实终身体育教育策略。而要想让竞赛更加科学,就必须做到有效分组,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各小组的实力平衡[2]。
三、反馈与评价多样化
反馈和评价多样化,指的是反馈与评价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微调,创造出多样化的评价结果,对不同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分别叙述。
例如两位学生的跑步成绩一样,而一个学生是努力进步的结果,则应给与肯定和鼓励,另一个学生是退步的结果,则应给与适当批评。例如两个学生体育成绩都比较差,一个学生是体力不足,一个学生是因为技术动作不规范,教师应分别指出学生身上的问题,对症下药,制定强化训练课程。
四、结束语
上文首先分析了教学内容多样化,其次分析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后分析了反馈与评价的多样化,通过三点阐述,对多元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有所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康观长.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策略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63-63.
[2]赵桂永.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000(027):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