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唐姌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之下,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发展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
        唐姌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舞凤一小 637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之下,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发展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加大对美的认识,还能够热爱美和创造美,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情感抒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对此,就需要教师通过对音乐课堂的合理设计,从多个角度着手培养学生的美感,充分落实美育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美育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音乐在艺术分类上属于听觉艺术,能够强烈表达人们的情感,使其精神得到放松和愉悦。音乐美育是指将音乐作为核心内容与手段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个性、净化学生心灵。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对学生而言完全是一场熏陶和享受,能够引导其深入感受和理解音乐创造出来的美,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的表现力、鉴赏力,完善品行和修养。
        一、在演唱歌曲中感受美
        歌曲当中不管是旋律、节奏、歌词还是和声都深刻体现出了生动和谐之美。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通过该环节引导学生感受和抒发其中的美感,可以从歌词着手,带领学生先分析内容,再创建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美感[1]。比如在学习《忆江南》这首歌时,其歌词是白居易的一首诗,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先要求学生自主收集一些关于江南美景的诗词,进一步感受;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江南的美景,再把歌曲穿插到其景色当中,促使学生在感受美景的过程中深情演唱。该歌曲本身委婉细腻,通过二声部合唱会显得更加生动,促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旋律与和声之美。
        二、在演奏乐器中展现美
        音乐的表达方式除了歌唱外,还可以通过演奏乐器的形式展现。在这之中,对于演奏能力以及技巧的训练极为关键,实际音乐技术的核心所在。一般乐器演奏是演奏者对于音乐作品的再现或者重新表现,从而使人能够进行欣赏,引起共鸣。演奏者在其中除了是应用技巧进行弹奏使,还会把自己的理解融入进去,把自己想要的音色演奏出来。例如在使用古筝对《菊花台》这首古风歌曲进行演奏时,除了要明确歌曲的创作背景,还要在尊重作品本身艺术表达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并融入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最后通过古筝技法将歌曲的意境之美完整展现出来。或者在欣赏《鸭子拌嘴》的时候重点引导学生对其中民间打击乐器的音色进行充分感受,学习其演奏方式,比如应用镲、锣等进行演奏以表现鸭子可爱活泼的形态,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形象,以提升审美能力,在感受音乐快乐的过程中提升音乐表现力。


        三、在鉴赏音乐中欣赏美
        鉴赏音乐就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除了听觉享受,还可以通过创作背景了解去感受更多信息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在这之中,音乐的强弱对比能使人感受到其中的冲击力;音量的高低变化会触发人的情感波澜。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则应抓住音乐的特点,通过发挥其魅力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其掌握一定的欣赏技巧[2]。比如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对其创作背景进行了解。这是一首极为悠扬的叙事型歌曲,是在抗战时期写成,描述了一个极为动人且悲壮的英雄故事。同时歌曲中使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了七段歌词,并依照词意对表现手法进行了相应处理,能够使学生感受旋律的过程中,情绪随之变化,激发其内心情感。在学习完基础知识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表达对于作品的理解,学习王二小的精神,学会珍惜当前的和平生活,激发爱国情感。
        四、在实践音乐中创造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欣赏和想象美的过程中,鼓励其强化创造美的能力。比如可以应用各类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大胆创编,主动参与到实践当中,使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到全面发挥。比如在欣赏《唱脸谱》时就可以专门开办一场比赛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京剧的理解把其中的服饰、脸谱、道具等进行重新创作,再应用拖腔演唱和念白进行表演,以此更好地感受和体验美,并学会自己创造美。或者在欣赏《中国功夫》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实际,通过象声词和动作展现习武的场景,并以音乐节奏为准做出相应的武术动作,展现出中国功夫的气势。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够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给其提供一个表现和创作的平台,还能在激发热情的基础上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最终达到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
        五、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进行美育教育,需要教师对当前的课堂进行全面改革,从教学形式上入手,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促使美育教育在音乐课堂上完美展现出来。可以在歌曲演唱中感受美、在乐器演奏中展现美、在音乐鉴赏中欣赏美、在音乐实践中创造美,积极顺应当前社会对于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相关教育要求,提升综合能力,使小学生最终成长为具有美的情操、理想、素养与品质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周静.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中开展美育教育的意义[J]. 人文之友, 2020, 006(006):252.
        [2] 骆丽丽. 谈小学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9, 000(007):3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