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策略单元特性 准确定位教学内容——“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高丽婷
[导读] 从三年级上册起,统编教材独立设置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
        高丽婷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乐泉小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0800
        【摘 要】从三年级上册起,统编教材独立设置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阅读策略单元在编排上注重有层次、有梯度地呈现学习内容,力图体现能力层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经验,关注单元的目标定位,关注策略的学用结合,实施有起点的教学。
        【关键词】阅读策略单元  定位教学内容
一 解读“阅读策略单元”,准确定位编写意图。
        “阅读策略单元”的独立设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卓越阅读者=阅读量+阅读策略的熟练运用。要为学生未来成为一名卓越的阅读者,语文老师的责任尤为重要。
        我们语文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弱,但我们细想想,语文课上了六年为什么有的孩子还是不会阅读,就是因为方法的欠缺,而阅读策略单元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教好这个单元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尤为重要。对于这个单元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研究和自己的学习、思考谈谈粗浅的想法。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把握策略单元特性。
        策略单元不同于普通的阅读单元,教学中我们需要把握编者意图,关注到阅读策略单元的特殊性,根据它的特点进行教学。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作为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以是让学生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例子;可以是学生学习表达、学习写作的例子;也可以是学生学习阅读策略的例子。我们一线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策略单元”的时候,应该努力领会编者意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应该围绕策略来设定,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策略单元”时,可以教知识,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基础;可以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文本自带的;也可以教表达。但是,有一点必须坚定:教学时,无论是时间的分配,还是教学任务的设计,都得倾向于“策略”,先完成“策略”的教学,然后再兼顾其他。那么在进行策略单元的教学时首先就需要以阅读策略的教学为重点。比如,《总也到不了的老屋》关注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其次,需要把握单元内部不同课文间的梯度,循序渐进的教策略,用策略。比如,四上《夜间飞行的秘密》是单元第二篇课文,在前文已经学习提问这一策略的基础上关注到阅读时能够尝试从内容、启示和写法等不同角度去思考提问,初步掌握多角度思考并进行提问的阅读策略。五上《什么比猎豹的速度快》在前两篇已经学习“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等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的基础上关注学习借助关键语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的方法。


二  关注语文要素与习题,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任务、目标及阅读材料的特点等因素所选用的促进有效阅读的规则、方法和技巧。由教材“这一篇”来“教阅读”,也就是在帮助学生读懂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习得一些阅读的策略、方法,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目标来源于哪里呢?
        主要是从“课文导语、课文旁批、课后习题”以及语文园地里的“交流平台”中提取、整合。因为教材编写者会将一些实用的阅读方法在这些地方呈现出来。这些阅读方法就是策略单元需要教会学生的方法,四年级上册“提问”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前面三篇课文“课前导语”和“课后问题”的表述文字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四上《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引导学生仿照清单,整理同学提出的问题,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问。问题清单下面的泡泡提示学生, 除了可以针对内容提出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关注写法,关注课文给自己带来的启示。省略号则提示还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关注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第三题旨在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提问方法进行提问,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速度”,教材在“课后问题”“交流平台”等多个地方呈现了提高阅读速度的具体方法:“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尽量连词成句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借助关键词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带着问题读” “扩大阅读视域”等。可以说理清了课后习题,就把握住了教学目标。
三、巧用单元独特设计(旁批),学习运用策略技巧
        策略单元,教材编者在文章选材以及排版设计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旁批式的设计正是我们引导学生学习策略方法的重要支架。阅读策略是学生为了达到某个阅读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阅读方法和技巧。策略单元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从逻辑关系上分析,“策略”这一概念更“上位”,更有概括性,“方法”要具体一些,而技术是最“下位”的概念。我们需要的就是课堂上运用技术习得方法。以“预测”为例,“预测”是策略,“联系上下文、根据插图、生活经验预测”是具体方法,而教学中“将预测的结果写在文章旁边或便利贴上,将依据用横线画出来”是技术。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学习小伙伴的预测引导学生进行猜测阅读,寻找猜测的依据,同时自己尝试着像小伙伴这样去写上预测以及依据。
        阅读策略单元作为一个特殊的单元,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单元整体设计,以单元为整体,前后勾连,围绕重点目标整体设计,整体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学策略、用策略的习惯和能力。阅读策略是一系列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掌握任何技巧都离不开反复练习,所谓“熟能生巧”,阅读策略也一样。所以,教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已经了解知道的层面,而是应该让学生反复练习,然后熟练运用。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使他们成为积极的阅读者。但不能期望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就能完全掌握相应的阅读策略,并在之后的语文学习中不断迁移运用,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熟练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做好新旧教材的衔接,深入领会编写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积极做统编教材的实践者。真正关注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