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生活化的有效设计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韦洁
[导读] 在初中化学中实验教学是一项重难点,如果教师只根据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开展实验教学,势必会给学生的体验感和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带来巨大阻碍
        韦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横州中学 530300
        摘要:在初中化学中实验教学是一项重难点,如果教师只根据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开展实验教学,势必会给学生的体验感和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带来巨大阻碍。不仅不会进一步明确实验原理和条件,还会降低实验学习效率。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直接从实际生活着手,把更多生活化内容添加进入,进一步丰富实验形式。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化学实验;设计策略
        引言: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丰富多才的化学实验不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除了能够缩短学生和化学间的距离,还能够促使其在操作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以及之于生活的重要意义。对此,这就需要教师充分重视起教学过程中生活化的实验设计,以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是过于注重实验结论而忽视实践过程。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将实验作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重实验教学。然而实际上一部分教师依然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坚持在课堂上讲解实验,让学生记忆实验结论,没有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导致学生难以动手操作,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强化。
        二是实验管理不完善导致实验过程被忽视。在目前的初中化学实验管理中,依然有部分学校由任课教师担当实验员以及实验器材管理员,使得教师平常除了需要备课,还要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给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一定阻碍。
        二、生活化实验设计策略
        (一)以学生身边的常见物质代替实验药品
        实际设计过程中为拉近化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其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则可以通过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代替实验药品。比如可以选用易拉罐代替铝、用铅笔芯代替石墨、用食用盐代替氯化钠、用食用小苏打代替碳酸氢钠、用碱面代替碳酸钠、用蛋壳代替碳酸钙等等。同时,生活当中的一些常见物质,如白醋、白酒、石灰、干电池、铜丝、铁丝等都能够被直接应用到化学实验当中。比如在教授pH测定的时候则可以使用生活中常见的食用醋、食用盐水、肥皂水等代替酸、碱和盐溶液等开展实验,进而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并明确这些知识点在生活中的体现。
        (二)以学生身边的常见材料代替实验仪器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感受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就可以应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常见材料作为实验仪器[1]。

比如可以要用一次性注射器作为分液漏斗去制取氧气及二氧化碳等。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操作,比如应用饮料瓶、吸管、小夹子、喷壶等作为试剂瓶、试管、试管夹等相关化学仪器。具体可以把饮料瓶拦腰剪开,上部分作为漏斗,下部分作为烧杯。这种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亲切感,并在趣味性的课堂环境下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三)以学生身边的常见现象代替实验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类和化学有关的现象都可以被作为实验内容,由于这些内容学生更加熟悉,因此便能够更好的解释各类常见的化学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比如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生锈、洁面剂乳化、软硬水的区分、pH值的测定、酸雨对环境的危害等引入实验课堂。如在教授碱的相关知识时,这个可以利用学生最爱吃的鸡爪进行实验,即提前把鸡爪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在上课时候没有浸泡过的鸡爪进行对比,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氢氧化钠的腐蚀性。
        (四)以学生身边的问题代替实验背景
        在社会迅速发展下,各领域都多少出现了一些跟化学相关的问题,所以这就可以这些问题为背景进行实验设计,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常见的这些化学问题[2]。例如可以开展模拟温室效应的实验,让学生给出改善该效应的相关措施;或者测定所在地区的土壤酸碱度,并提出优化土壤能力的相关建议。在当前社会上经常能够听说一些坑蒙拐骗的事例,为更好地擦亮双眼辨别真伪,就可以这些事件为背景设计化学实验。比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一些不良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直接给食用盐当中掺入工业用盐,为让学生辨别真伪就可以开展这样一个生活化实验。分别准备一份食用盐和工业用盐,将其放置在铜片上进行加热,熔化之后产生刺激性气味的就是工业用盐;或者将其放置在烧杯当中加入水溶解,在给其滴入一定酚酞溶液,如果液体变红则表示是工业用盐;或者用pH试纸测定其水溶液,倘若试纸边蓝,则表示是工业用盐。通过该实验能够让学生明确亚硝酸钠是一种有毒、易溶于水,且熔点低、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外观和食盐极为相似,一旦误食就可能会引起中毒甚至威胁生命安全,从而在生活中增强对该物质的识别能力。
        三、结束语
        生活给化学实验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但其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挖掘,具体的实验背景、内容和过程等都需要教师去进行设计。对此,教师自身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活化的化学实验对于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而在实验过程中添加一定生活化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提升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达到提升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蒋楠, 王会宣, 刘风丽. 基于中学化学生活化实验的教学研究 ——以"水的净化"为例[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5):0193-0194.
        [2] 张敏. 浅谈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33):P.95-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