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校本选修课设计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谢建君
[导读] 在初中一年级开设化学校本选修课《趣味化学》,以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背景,在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策略、评价方式上渗透和落实
        谢建君
        四川省南充市五星中学  637000
        摘要:在初中一年级开设化学校本选修课《趣味化学》,以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背景,在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策略、评价方式上渗透和落实。根据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的目的,选取10个课题进行实验探究,不仅能让学生觉得有趣、有效、有用,更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有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让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得到提升。本文详细的介绍了选修课的设计背景、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的实施策略及评价方式并阐述了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化学核心素养;初中;趣味化学;选修课
一、课程背景和意义
        素养是指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素质、修养和价值观,是学生在面对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时所体现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基础上,发展探究意识和能力,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2]。因此,教师的职责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及“做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要,保证学生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校实施以“选课走班”为路径,因材施教为核心的创新育人模式,融入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18个核心要素形成了五彩课程群,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课程菜单,适合个体的教育学习体系。选修课《趣味化学》属于学科拓展类课程。该课程充分体现 “化学趣味”,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发现生活中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让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并提高思维品质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专题的设置
        化学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产生,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课程内容的实施都会影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其中教学内容是化学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结合初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对课程内容的定位是“有趣、有关、有用、有效”,选取特色鲜明的主题,从有趣的化学实验入手进行研究。本课程设置了3个主题10个课题(见表一)。一个主题一个主旨,以由浅入深的顺序呈现,重在突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贯穿始终,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感知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在涉及到化学与生活的内容时,首先可以用生活中的小窍门来体现化学的实用性,更彰显化学学科魅力;其次让学生切身体会化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课题“神奇的土豆”包括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生土豆、熟土豆和冰冻土豆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的催化效果探究实验、以及生土豆代替碘化钾模拟大象牙膏实验,这不光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来认识土豆,更教会了学生思考和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与探索能力,学生的思维火花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得到进一步迸发,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多维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 、课程实施策略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内容的选择外,课程的实施策略也至关重要,老师力求探索“素养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开展以“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学前,笔者编写了《趣味化学》课程指南,包括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方面的内容供学生阅读和参考,然后学校统一对所有学科拓展类选修课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趣味化学》备受青睐,借助爱云校平台,有16人成功申报了该课程。因对象不是初三年级学生,因此在实施方案上更加灵活多样。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也纷纷表示收获很多。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与生活、生产且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精心编排,形成知识体系。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实物展台、希沃授课助手、HiTA等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在课时分配上,学生利用每周一节课时间在化学学科教室集中学习和探究。再分小组利用周末一小时到社区、企业工厂完成相应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让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以延伸,充分体现了无边界的思想。在教学方法上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首先是紧扣时事、本地和学校独有的资源,贴近学生的真实体验,例如探究燃烧的奥秘这一主题时,利用“木里县森林火灾”为情境,借助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以及自制灭火器的探索,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调查研究,培养学习能力。根据食堂里浪费粮食和学生挑食的现象,学生选定“我校初中学生三餐情况”的主题进行调查,紧接着设计问卷、开展调查、分析数据、交流讨论、得出72.3%的学生存在挑食情况。然后学生举办了关于营养物质来源和作用的讲座、征集了宣传不挑食的海报,号召同学们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再次是辩论学习,培养科学精神。在学习了“多彩的二氧化碳”和“寻找国民好燃料”后,我们采用了辩论赛的方式来讨论二氧化碳的利弊和各种燃料的优劣。最后,作品展示,为学生创设自由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在《我们都是豆腐西施》这一课题中,学生经历泡豆、磨豆、过滤等一系列过程后成功地作出了豆腐并与家人进行了分享。除此之外,每一节课我们都依据“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发展水平,结合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活动并有效的组织和实施,增加了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和理解,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

        总之,《趣味化学》的价值体现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通过认识、探索等过程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了创新能力、证据意识和科学精神。课程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树立参与社会的责任担当,让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真正的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和落实。
参 考 文 献
        【1】王军翔.以“思维发展”为抓手实现“核心素养”教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7):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