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玲
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第二小学041399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始终是具有动态化的特性,同时其也是多元共生且充满变化的互动过程。在该种动态教学时,老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机智的点拨及引导,只有这样,才可以生成更多的精彩瞬间,要合理的使用生成的数学资源,改变固化的教学思路及方式,要遵守因势利导,因生而动的教学原则,调节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更好地达到其所设定的数学教学目标,赋予整体数学教学课堂更强的灵动性。本文主要就善待生成,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进行论述,尊重学生,放大亮点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让预设和生成保持良好的互相融合状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及质量。
关键词:生成;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引言: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数学教学课堂需要呈现出更为浓郁的人文及生活化的气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经意之间所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所以,老师必须要抓住教学的契机,合理的使用生成性的资源,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明确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老师和学生要保持积极且良好的交往状态,要共同的促进及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创设出一个更为精彩的数学教学课堂。
1合理使用错误资源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受到生活经验以及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其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会有所差异,这就让学生会使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会产生差异,所以,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会产生一些无法避免的错误,这种错误也是一类较为宝贵性的教学资源。老师需要合理的使用这类教学资源,来提高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需要当堂对学生所出现错误及行为进行深度的解读,借助这些错误性的资源,让其由腐朽化为神奇。若该错误是学生长时期所产生的错误,那么老师就不能将目光一味地放置到错误的消极层面,要使用自身的看法来取代学生这种错误的想法,及时地引导学生,要宽容性的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可以再辨别错误的过程中,更好的转化这种错误的观念,深度挖掘课堂当中所出现的各类错误资源,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举例。老师:“同学们,超市当中的苹果汁有40箱,苹果汁比橙汁多出四分之一箱,那么请问苹果汁比橙汁一共多了多少箱?”一些学生由于其处于一种思维定式的状态下,所以会较快的罗列出式子40×1/4,还有一些同学也会相应的列出式子40-40÷(1+1/4)。老师需要就这两种不同的答案进行分析,不可立即给学生答案对错方面的判断,要让学生讲述出其罗列该式子的具体理由,当学生讲解完其列式的理由之后,要让学生采取亲自动手实践的方式去验算,看看这两种不同计算方式的结果是否相同,通过计算,学生们会发现40×1/4的算式这种简单的算式是错误的,这是由于单位1的量产生了变化,苹果汁比橙汁多四分之一并不是说橙汁比萍果汁少四分之一。要使用该种方式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得学生可以从正反两个不同的立场及角度去分析问题,修改错误,这会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更加的广阔,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灵活化及创新化的发展。老师必须要合理的使用学生的错误性资源,正确的评价学生的错误,并且在评价学生错误资源的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让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得以展现,让学生将自身的思路完整地表述清楚。一些学生会在阐述思路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自行纠正,也可以让其他的同学去帮助这位学生改正错误,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启发教学方式,会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以及动力。
老师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站在全新的立场上,重新审视错误资源,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以发展性评价为基准,这样才会使得学生更好的认识并了解自身的知识水准,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进一步得补充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以及思维系统,促进学生解决并分析问题能力的发展,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端正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
2抓住思维闪光,引导智慧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会更加关注学生和老师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思维知识的碰撞,使用生成性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老师教学的应变能力,老师要灵活性的加工各类数学信息,抓住教学的契机,从教学课堂当中,及时的捕捉教学的亮点,使得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深刻,促进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商的近似值”时,老师就需要给学生设置题目。老师:“同学们,现在有130吨的货,卡车每次都可以运走16吨,那么大概需要几次,才可以将这些货物全部运送完呢?”学生们通过列式计算可以得知130÷16=8.125,约等于9次。老师:“既然130÷16可以正好除尽,那么为什么还要取8.125的近似值9呢?如果依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式,不是应该取8吗?”学生:“这是因为其最后的结果是8.125,尾数0.125则表示卡车要行驶到路程的八分之一,但是卡车不可能永远都停留在那个地方,一定要将货物运输到目的地去,所以,需要取9为它的近似值。因为8次只能运送128吨,还有两吨没有运输完,所以需要运9次。”通过这一教学案例,老师可以较好的利用8.125次约等于9次这一信息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依据其所掌握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弄清0.125的含义,了解在生活当中处理实际问题时不一定非要使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法,需要选择进一法保留整数,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变得更加的完善。
3充分展示学生的生成资源
关注课堂问题,深入理解所学知识,众所周知,课堂是动态的。学生在汲取知识甘泉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由学生的不断积累、叠加、融会贯通等而变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使已有的知识间碰撞出强烈的疑问火花,刺激着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求知欲。教师要擅于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在分析完新知识后,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到一起,产生不同的知识疑点。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将其化作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解“万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法则后,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你们还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新疑惑吗?学生回答到:2431-1641=790中,算式十位的3减4不够减,需从百位退1,那假设百位为0如何解答?在刚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提出这个问题,可以阐明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首先,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肯定的表扬与评价,接着,将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探讨。随着后面的深入学习,这个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了。通过关注课堂问题,能够刺激学生进一步地探索知识点,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力与想象力。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更好的落实素质教学理念,那么就必须要注重生成性的课堂资源,老师必须要保持严谨且认真的态度,直面正式课堂教学当中所发生的各类事情。老师需要善于捕捉教学的细节,使用及时生成的动态教学资源,抓住教学的契机,要把控住各类生成,创造性的应用数学教材,挖掘出更具意义的课堂生成,凸显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及魅力。
参考文献:
[1]精致源于细致 细节决定品位——解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细节[J]. 张学俊.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2)
[2]基于新课标视角下探索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新策略[J]. 王飞军. 青少年体育. 2017(02)
[3]浅谈小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J]. 魏金花. 教育革新. 2012(12)
[4]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有效小学数学课堂[J]. 陈小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Z2)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 陈小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