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目光让我无法回避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梁粤婷
[导读] 有一位教育家,出于对教师职业神圣性的理性自觉,
        梁粤婷
        湛江市第十八小学524000
        有一位教育家,出于对教师职业神圣性的理性自觉,把教师誉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情地为这动人的比喻而感动,并强烈地感受到教育的时代使命,同时也严峻地意识到教师肩负的神圣职责。而教师道德这个人类精神文明的永恒主题,一直引领着我们不断地反思和求索。
        从教以来,站在讲台上,深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所应肩负的责任。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 在对老师的评价语中,我觉得师德高尚四个字最为尊贵与难得,它的尊贵是因为师德是凌驾于一般社会道德之上,更具有特殊意义的道德;它的难得是因为它只体现在真正的好老师身上。许多老师都可以教出好成绩的学生,但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以高尚的师德培育出好品质的学生。良好的师德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准则,也规范着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不能忘记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可以常常扪心自问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否以拥有师德最理想的高度站立在讲台上,从不回避学生投射在身上的目光。
        在我教书生涯中,有一件关于师德的故事一直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中。记得那年教书不久,我就接手毕业班。一天课堂上,我注意到一位调皮学生开小差,他先把钢笔拆开,再用笔管的墨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桌子上,我看见后停下讲课,眼睛直瞪着他,本想给他一个警告,可是他太全神贯注了,还做得认真细致,丝毫没有察觉我的意思。只见他忽然低下头,用嘴轻轻地吹着滴在桌上的墨水,嘴角满是藏不住的坏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墨水流向的前方,我正纳闷不知他要干什么?又见他旁边的同学也兴致盎然地瞅着他这边,于是我提着嗓子点了他的名字起立,他悻悻地站起来,一脸的不屑,我真看不惯他这种表情,但我也知道他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我大声质问他在干什么?他没好气地回答我:“你自己不会看吗?”我忍住火气,仔细一看,才发现这调皮的家伙居然在桌子前挖了一道小槽,打磨光滑得像竹篾似的,而坐前面女同学的小麻花辫子上绑的蝴蝶结刚好落在了小槽边,他就把墨水吹进小槽,墨水一下子流到蝴蝶结上,美丽的蝴蝶结已被墨水染成了大花脸。这时女同学也察觉了,一下子就哭了起来。

班里一阵骚动,我站在讲台上尽量控制课堂,耳边是令人烦恼的骂声,哭声,讲话声,我一边拍打着桌子一边生气地对他叫嚷:“你看你,都干了什么好事,快道歉。”谁知他竟也在下面拍起了桌子,叫嚣着:“道什么歉,我又没搞到你,小头鬼!”“小头鬼?”他居然骂我小头鬼,望着这个比我小不过十岁,身材却比我高比我壮的家伙,不但不悔改还如此嚣张,忍无可忍的我失去了尊严与理智,愤怒地冲到他的面前,拿起他桌子上的书本与文具盒,用力地抛到了教室门口外。文具盒里面的东西旋即“哗啦”落了一地。所有的动作都不过十几秒的功夫,而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就在我那怒火膨胀爆发的一霎那,我看见了那位学生充满红丝与怨恨的眼睛,我冷静了一下,以一位“平息动乱”的胜利者姿态走上讲台,想继续授课。忽然间,我发觉教室里出奇的安静,空气仿佛凝固般沉重,所有的学生都望着我,从这几十双目光中,我看到了惊吓,看到了不解,看到了逐渐远离的信赖,也看到了倔强与不服。他们的目光仿佛在质问我:老师,你怎么能这样?老师,你不是一直教我们友善相处,待人以宽吗?老师,你就没别的办法了吗?是的,站在讲台上,我无法回避学生的目光,更不能原谅自己的粗暴行为给学生们带来的伤害。我开始懊恼自己做了有损师德的行为,检讨自己的不理智,面对学生的目光,我想起了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我又做了一个怎么样的榜样呢?如何再建立威信与信任,做好学生们的表率呢?事后许久,那位调皮的学生依然像躲敌人一样拒绝与我沟通,后来我才知,原来那天我把他最心爱的一支钢笔摔坏了。为此,我专门送了他一支新钢笔,并再次在全班学生前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同时,告诫所有的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与后果,这一堂课让所有的人都难忘,我重新赢得了尊敬,而学生的目光,让我走出了困惑。这件事,使我明白了给学生以最大的爱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去尊重他们。原来做一个好老师也不是很难,难的是我们该如何在教书生涯中,以身立教,以德治教。
        一直以来,我也一直在寻求诠释师德最好的方法,可是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其实师德对于一位老师来说很重要,但也很平凡,就像我们养成习惯天天去做的一件事一样,它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表现,也是一种人格感化的道德力量。我们无法回避的是学生的目光,领导的目光,同事的目光,他们就是对你师德最好的衡量与评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求知的导师和做人的楷模,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