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的思维,逻辑中的幻想——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挖掘路径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廖凤英
[导读] 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发散想象力,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相应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分析
        廖凤英
        新疆奇台县乔仁中心校 831000
        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发散想象力,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相应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将相关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学生良好的想象意识的提升也能够使学生从多角度对相应数学题目进行分析,不断探究当中获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关系,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进行深入探究,带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想象力,挖掘路径
        引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学当中应该更加重视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思维,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对相应学科进行思考,以不断带动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内容,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各个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科学的设计布置教学知识,给学生更多进行想象的机会,培养学生想象意识和理念,不断提升学生整体数学探究技能。
        一、创设课堂情境,丰富想象空间
        在整个数学课堂当中,相应课堂情境的设置会对学生在整个课堂当中的状况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减少传统课堂对学生产生的限制,让学生大胆的运用自己的想象进行思考,就需要教师更加科学的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促使整个课堂更加活跃,给予学生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教师在引入本节课堂时候,先向学生讲解一段材料,或者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根据图像思考本堂课所需要学习的的相应数学知识内容,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一课程时,运用设备向学生展示几组图像,图片可以是蝴蝶、蜻蜓的半个身影,也可以是数字8、大写字母A、M、H的一半,让学生发挥想象思考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当学生回答说是蝴蝶、蜻蜓、数字8、字母A、M、H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再去观察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去对这些图片的共同点进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图像内容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于对称图形的认知,使学生能够全面的的把握对称图形的特点。


        2.合理提出问题,激发想象意识
        在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会对学生思维的建立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让学生运用想象思维去对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提前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设置出相对应的数学问题,在引导学生初步接受相应数学知识之后,可以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对整个问题进行思考,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以有效增强学生运用想象思维探究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圆的认识这一个城市,在引领学生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之后,带领学生思考为什么日常生活当中井盖的形状为圆形,如果井盖的形状设计成方形会怎么样?让学生展开想象去进行思考,在学生思考之后,可以让学生发表自身的想法,并利用相应的教学工具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一定的实验验证,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将井盖设计成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之后所容易发生的事件像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的想象落实到实践,可以更加良好的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运用运用想象思维去思考数学问题的作用,不断增强学生的想象意识,并且也能够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相关圆的知识内容。
        3.挖掘课堂内容,灵活运用想象
        虽然在数学教学当中相应的知识理论的逻辑性相对较强,如果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抓住对于相应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向,可以使学生思考的思路更加明确,使学生能够熟练的应用学过的运算法则,因此教师就需要更加深入的挖掘教学当中的内容,带领学生灵活运用想象力,对课程中的题目进行多层次的探究。对此考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具有开放性的练习题,如在学习完图形面积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如果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变成与梯形的高一样长,此时整个梯形会变成什么形状?让学生思考变化后图形的面积与原来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并且引导学生思考整个图形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变成其他图形?通过设计出更多点具有灵活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出来发挥自身的想象,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在思考的过程当中也可以结合相应知识,动手实践操作去进行证明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从探究实践过程当中获得到面积的计算方式,学生能够通过想象和思考,更加清楚的分辨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加深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树立想象探究思维,带动学生整体书写水平的提升。
        总结:教师要在教学当中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进行深入探究,因此教师在课堂当中就需要能构更加良好的创设出数学课程氛围,给予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发散自身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对相应知识内容进行思考,同时为了能够更加良好的帮助学生运用想象力教师也需要能够在事实的题时间提出相应的问题,科学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有效的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良好的延伸,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构成,更加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以增强学生对有关运算知识的把握程度,从而推动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带动学生整体数学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卢绪祝.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观想象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0):46-47.
        [2]舒子华.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07):191.
        [3]盛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分析[J].亚太教育,2016(1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