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策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罗修俊
[导读] 生物学科是高中学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罗修俊
        湖北省鄂州市葛店高级中学
        摘要:生物学科是高中学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为了“化难为简”,让学生适应生物学科,真正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中生物教师就要学会“放权”,要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公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适应生物学习,实现有效教学。文章从引导预习、变化形式、提供舞台、小组结对、评价监督五个角度入手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对策,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策
        进入高中学习生涯,学生的学习登上了崭新的阶段,课业的难度、复杂度、要求不断加深,导致学生难以适从,在生物学科上表现尤为明显[1]。为引导学生适应高中生物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生物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成为生物学习的操纵者,在适应学习中有效学习。
一、高中生物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自主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所提到的接受学习完全是两种概念。它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公,通过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不受外界干扰与支配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翻阅资料、动手实践等形成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模式。之所以强调要在高中生物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原因有三:
1、激发学习兴趣,引导爱上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给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掌控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探求知识,能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无尽的成功感,被知识所吸引,进而爱上生物学习[2];
2、强化知识认识,完善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强化学生对自我生物知识学习的认识。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充足的空间攻破自己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盲点,对自我产生清晰的认识,从而有所侧重的补充性学习,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
3、培养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生物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更好的适应课堂上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物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了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高中生物课堂学生自制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课前预习,引导初步感知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模式,更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这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转变自身教学观念,要从“授之以渔”的层面,给学生以目标,授学生以方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形成对高中生物知识的初步感知。
        如在学习“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自学任务:
任务1:通过预习思考对于植物而言杂种优势的保持是否只能用营养繁殖?杂种优势在动方面是否能够保持?
任务2:通过预习思考影响植物微型繁殖的因素有哪些?
任务3:通过预习思考生物个体冷冻会死亡,为什么胚胎冷冻不会死亡?
    上述任务能够给学生进行生物自学的方向,避免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时间的浪费,优化学生的自学活动。同样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对所学生物知识的初步感知,建立一个初步的生物知识框架。
2、变化教学形式,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体验
        为了建构一个生本化的高中生物课堂,丰富学生生物课堂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爱上生物学习。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就要从趣味、效度两个角度思考选用何种教学方法。

但无论哪种教法,都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公地位,要从学生出发选择教法。
        实践检验小组合作、情景模拟、游戏引入等教学方法都优于原有的传统灌输式教法,它能够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也能够深化学生的记忆。
        如在学习“细胞中的无机物”时,高中生物教师可以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入手进行课程教学,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们呈现鸡蛋清和臭鸡蛋的状态,让学生们从生活实际情境中入手了解臭鸡蛋失去了生命功能所以不具备这样的蛋清。教学十分有趣,学生们也能够在参与情境创设中加深生物理解和认识。
3、提供实验舞台,开展开放实验,支持学生创新
        开放性的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能够让学生在发挥自身的主人公地位的前提下自由自在的进行实验活动,对学生的生物学系有着积极辅助作用[4]。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接受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实验课堂上。高中生物教师就可以变化生物实验的形式,通过开展方形实验活动,支持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思考、创新、实践。
        如在学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活动时,高中生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疑惑或问题,设计如下实验探究任务:
任务1:思考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课本上实验有什么缺点?
任务2:加入有氧呼吸装置中能够产生酒精,原因是什么?
任务3:根据实验思考,如何确保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干净,为达到这一目的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这样的实验任务每一个都具有开放性色彩,能够让学生真正发散自己的思维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验参与,既优化了学生的实验活动,又借助实验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4、建立小组结对,学生互帮互助,给予学习空间
        学生们之间由于学习能力、基础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学习差异性。面对学优生、学困生,高中生物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相互促进。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共同稳步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建立结对小组,实现一带2的学习模式。
        这样的学习模式并不会造成学优生学习时间的浪费,为学困生讲解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优生对基础知识的二次强化。同时讲解的过程能够梳理学生的思维,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的生物课堂学习模式,能够让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提升,对提高班级整体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也具有积极作用。
5、进行评价监督,宏观关注学生,适当进行指导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习遭遇坎坷、学习情绪不佳、学习方法不当等。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诸如此类的负面情绪,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及时介入、及时监督、及时评价、及时引导。
        高中生物教师不要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判定学生学习的标准,而应当宏观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对学生做全面的判定。同时高中生物教师要注意监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当学生出现不佳学习状态时和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将学生带入到生物学习的正确轨道上,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高中学段的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具备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够适应节奏较快的高中生活,真正实现有效学习。生物学科作为高中学段相对复杂且难度较高的学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日常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化教学认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落实上述举措,从多种角度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独立、有效学习,进而将学生引入生物世界。
参考文献:
[1]孙振超.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20(27):59-60.
[2]边金艳.高中生物自主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措施[J].学周刊,2017(26):110-111.
[3]王启涛.提升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11):20-20.
[4]黄璟新.高中生物自主学习方法浅谈[J].新校园:中旬刊,2018(03):141-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