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平
湖北省黄石市磁湖小学
摘要:红色文化经过历史的不断沉淀焕发出了独具色彩,它象征着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内容,代表着坚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更体现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深深的爱,随着时间的迁移红色文化依然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也一直不断革新融合多元文化内容,特别对于当代的小学生而言,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对他们正确看待世界与行为准则都有重要的帮助,激发小学生正面积极的爱国情怀,在正确的轨道上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有道德、遵纪守法的人。
关键词:小学道德;法治教学;红色文化;
引言: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逐渐形成自己认识世界的意识,学校与教师有责任与义务进行引导,让小学生能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在小学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内容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红色文化是优秀且先进的文化,它凝结了战争年代先辈们不计个人得失用生命保卫祖国的特色文化,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作为当代的小学生要多多学习优秀的文化才能不忘初心,真正的肩负起属于自己的时代使命。
一、红色文化贴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核心内涵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引导小学生基于日常的生活状态培养良好的行为准则,红色文化的内核就是独立勇敢与艰苦奋斗,而这种本质正贴合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小学生在刚刚学会去了解世界的时候会有许多疑惑,什么的行为标准才是正确的,需要校园教学来为他们指引方向。红色文化符合当今教育的主流这是毋庸置疑的,小学教育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调整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吸收更加多元的优秀文化并得到创新,为中国的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带来更多值得期待的教学成果[1]。例如在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播放军人的军中生活视频,来感受其中的红色文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独立且一丝不苟,任何有关个人的生活行为都严格按照要求,整整齐齐的生活用品就能让人相信他们是能够代表中国人的形象,这种震撼能够刺激小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做,而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才是值得表扬的,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行为能力。
二、红色文化和小学道德与法治做到内在统一
道德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道德高低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只会受到谴责,因此道德靠自身的文化修养,小学生学习道德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促进社会的文明,如果突破法律的底线就需要在法治国家体制下接受惩罚,所以道德与法治是小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内容。它会进一步帮助小学生理解何为是非曲直,在慢慢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的过程中红色文化能够教会小学生不害怕困难要有直面生活的勇气,这种坚毅的品格植根在中国的血与肉之中,将其融入小学教学中只是唤起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善与真,因此红色文化和小学道德与法治做到内在统一,才能紧密的贴合从而促进小学教学内容更加有层次、有深度[2]。例如在人教版部编一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我们有精神》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把红色文化代表人物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先辈们对待生活的乐观将其中包含的顽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转换为自己的东西,这种精神面貌会感染小学生让他们由内而外的去学习,从而让自己精神更加饱满,变得更加有力量。
三、红色文化有助于推进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红色文化依然能够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它所蕴含的文明是无可替代的。小学教学的要求是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成为一个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人才,而这个人才的本质不单单是知识层面还包含人格层面,只有同时具备这两方面,才能得到真正长足的发展。小学阶段融入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种人格可以帮助小学生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走的更远,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推动小学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在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我们都是少先队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的选择红色文化向学生讲解如何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此时红色文化与道德与法治的结合可以教会小学生从心中对成为少先队员具有认同感,觉得这是一件值得骄傲自豪的事,自己有责任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四、总结语
红色文化在小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引作用是巨大的,将其核心思想内容渗透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当代小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促进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让教育不是简单肤浅的停留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层面。学校与教师要利用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人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毅兵.如何发挥好红色文化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期):32-34.
[2]刘欣弘.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000(012):P.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