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圣人为伍,与大家同行 ----史家培训手记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高秀丽
[导读] 踏着一路星光,在赤峰微冷的夜里踏上开往京城的列车,
        高秀丽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蒙古族小学        02400
        踏着一路星光,在赤峰微冷的夜里踏上开往京城的列车,目的地——史家。史家,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始建于公元1939年,是一所蜚声海内外的名校。
        晨光微曦,下车后迎接我们的是雨后微凉的晨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股热浪扑面而来,真是一个美好的早晨。我们的培训也就此拉开了紧锣密鼓地大幕。出行前听到以前参加过培训的老师介绍史家培训如何如何地累,但真正融入其中,发现其精彩之处根本就让人无暇想到“累”为何物。
        
第一、重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国学教育。

        八天的培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无论是主持我们此次培训的曾翼老师,还是给我们培训的每一位专家、学者、老师,他们都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国学教育对人们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1.培训第一站——国子监拜圣人
        国子监外,就在我们等待买票入内的时候,远处一位娇俏女子,身着粉色旗袍裙,裙子下摆又类似昆曲戏服层层叠叠,裙上几朵团花刺绣,头上发髻适中盘起,儒雅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我。忍不住引给同伴观看,心内颇生赞叹:京畿之地多奇人。
        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们踏入国子监正门,来到孔子像前的时候,负责给我们讲解(当时以为是导游)的,居然就是我刚才看到的那位气质儒雅的女子。更让我想象不到的是,在孔子像前,她还带来了几位小姑娘,也是身穿汉服,她们在孔子像前大声朗诵论语,而那位美丽的女子,就把论语中的许多经典名句为大家细细讲来,其中所道精妙之处,竟是以前粗略读过之后所未能领悟到的精髓,边听边赞叹:妙极!妙极!当下也暗暗惭愧自己目拙不识人,这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女子哪里是什么导游?这就是专门负责在国子监为我们培训的空艺术团的陈红霞老师和她的弟子们!伴随着圣人的脚步,我们静静聆听着陈红霞老师为我们讲解国学,讲解何谓“大道”、何谓“民生”、何谓“乾坤”。讲解儒家思想提倡的孔孟之道:“心中有民生、眼中有乾坤、口中有大道”。
        午时,阳光正盛之际,红霞老师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作业:为什么说“圣人不死,盗贼不止,圣人死而盗贼止”?
        彼时,将我对此话的理解奉上:
        “圣人不死,盗贼不止”出自:庄子《胠箧篇》,意思就是 “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 有圣人就有大盗,圣人只是为大盗准备,甚至圣人可能蜕变为大盗。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看出庄子对圣人的警惕,对礼法的摈弃,对仁义的厌恶。我们不可能回到庄子提到“绝圣弃知”的原始年代,但是庄子所持的那种逆向思维必须引起我们深思。中国一直处在圣人的时代,普遍存在一种对圣人的盲目崇拜思维。“圣人”是完美无缺,不会犯错误,因此人民对圣人总是顶礼膜拜。古代“圣人”的话是金科玉律就是圣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圣人死了,也就是一个理性时代的到了。没有圣人的年代,是平民主义社会的表现,减少盲目崇拜,盲目服从。教育也是一样,不去崇拜所谓圣人,那只是表相的东西,领会无形无相下的理念和精神,用所长付诸于实践,我们的世界就会充满创新精神。所以"圣人不死,盗贼不止,圣人死,盗贼止",我们才能更好的激发教育热情,使我们的教育更加民主,更加具有创造性。
        2.四海书院的国学教育
        除红霞老师外,曾老师还给我们请来了四海书院的院长——冯哲老师专门给我们做了一节名为“国学的价值”的培训。冯哲老师从中国的书院教育说起,将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史及诸般特色娓娓道来,其中不乏引经据典,名家详解,使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妙深感惊奇,同时也为今人过度追逐西化,丢失了我们本民族最经典的东西而深感遗憾。国学,是时候该被融入到我们对于国民的教育当中了,几千年古老文明所沉淀下来的不仅仅是迂腐,更多的是关乎礼仪、关乎民族大义、关乎人生理想的正确抉择,那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而我们今天,能拾起这些宝贵文化的又有多少?能领悟的又有几人?尤其是我们的教育在国学方面的缺失和空白,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并重视起来。
        3.史家品社名师工作坊
        此次关于国学的培训不仅止于此,史家品社工作坊的坊主郭志滨主任带领她的坊间弟子们,向我们展示了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之《青铜时代》的一组完整的教学设计展示,其间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创新教育在史家的思品课堂上的光芒万丈,也让我再一次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精妙无比而赞叹,做师如此,夫复何求?做生逢此,幸莫大焉!如此的课堂,何愁孩子们不会爱上国学,不会爱上历史?当老师当到这个份上,真真的是无愧了“传道、授业、解惑”之责,更加符合现今的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


        4.史家书院
        九宫桌、束隙灯、曲水流觞、鹅池、文字墙、十扇屏......这些深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设施均出自史家书院,让人感叹这方寸之地竟然包罗万象,其所蕴含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之丰厚、意境之奇妙已非一般书院可比,流连其间远非惊叹二字可显心内之惊奇、之感动、之敬佩。周围林列的书架除一些适合孩子们阅读的读物外,还有很多书是史家历届名师出版的自己的著作,徜徉其间,书香、文化、传统、礼仪、国学、历史,处处皆教育,处处均和谐、自然,不留一丝雕痕。其间史家书院的小讲解员们更向我们展示了“曲水流觞”的由来以及“中国传统的扇文化”,我们为孩子们的讲解给深深地迷住了,更为史家书院能够给孩子们提供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感到佩服,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欲望,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赞!大赞!
        5.令人惊奇的史家天象厅
        史家天文馆只是史家科技馆的一部分,但是它的科技成分和先进程度已居国内一流,许多地方省市所建的天文馆均不如它。然而最让我惊叹的是他们的天象厅,厅高两米,以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定级四象位,以太极八卦结构台阶位次,正中有一白色穹庐象征星空,庐高两米,天象厅四周均以宇宙星空中各星座相对位置排布,通过正中间的多媒体演示,可通过穹庐观天象、观星空、观宇宙......坐在穹庐下的台阶上,室内一片漆黑,抬头仰望千变万化的星空,感受茫茫宇宙带给人的无穷的魅力与遐想,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宇宙万物之间奇妙的联系,这种奇妙的感觉,这种充满神秘的场景怎能不勾起孩子们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和求知欲望?
        
第二、关注细节,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

        此次培训,无论是鲁培新大使,还是史家的名师讲堂,都把对孩子的礼仪教育放在了第一位,让我们深感要做事、先做人,欲做人、须学仁的教育思想对于人们成长方面的重要性。
        1.鲁培新大使的求学经历
        7月6日晚上,曾任国家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的鲁培新大使,向大家介绍了他的求学经历以及在外交部任司长和大使期间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大使在史家读小学期间,被母亲劝退改读其他小学的一段经历,让我感动不已。因为妈妈在这所学校任教,大使说那时的自己不免有些骄纵,于是母亲毅然把儿子撵出了史家,送到别的学校去读书。听到这里,我明白为什么史家的教育能办得这么好,因为有这么明事理的老师;我也明白为什么鲁老最终能够成为共和国的大使,因为他有那么一位懂教育的妈妈。大使先生还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外交礼仪和注意事项,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一定要对学生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和礼仪教育,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把教育立足国际。同时还跟我们分享了他在从事外交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的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位见证共和国成长历程的老人,对国家深深的热爱和无限的忠诚;对教育寄予的深厚希望和无私的关怀。当大使离席与我们一同合影的时候,老先生的一举一动,站立行走间所显现出的礼仪修养,使我又对大使对我们说的那句:"你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你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我想这句话同样可用在教育上:"我们在哪里,教育就在哪里;我们什么样,教育就是什么样"!
        2.充满孩子味的孙蒲远妈妈和万平老师
        听孙蒲远妈妈讲课,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没听够!为孙老师清晰的班级管理思维,为孙老师注重细节的德育目标培养,为孙老师以身教重于言传的教育理念,为孙老师心中装着教育、装着孩子一生发展的责任心和爱心,感动,感动,一直在感动。尤其是孙老师提到的要关注学生的礼仪教育、要把孩子的优点发扬光大、不良行为要淡化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受启发。同时也对自己今后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尤其是
孙老师对于班级管理中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她就像说单口相声一般的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的就是一颗充满孩子味的童心未泯。
        “一个好老师,要热爱孩子,感觉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是个孩子。以自己的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获得益处,以至于对他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万平。”
        没错,上面这段话就出自全国闻名的史家小学著名的班主任万平老师口中。万老师无论是在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还是在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中,无不让人感受到她对于契机教育的重视以及善于捕捉细节而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特点。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小女子的教育智慧以及百折不挠的韧性,万老师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教育是美丽的,教育会因我们的奋发向上和执着追求而变得愈加美丽,同时也让我知道,要俯下身子以孩子的姿态和学生们融入到一起,让孩子们从心底里喜欢你、接受你,这样的教育才会成功,这样的教育才是最美丽的。
        
第三、吸收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做有文化的老师。

        几天的培训,虽然课程安排的满满当当,每天写完体会已经午夜,但是从没觉得厌烦,也没感觉疲累。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饥饿的行人,猛然窜到了鲜果飘香的果园里,香甜的果子尽情地品味,怎么吃也吃不够。
        每一位前来为我们做培训的老师和专家团队,都向我们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人生路上的航标灯,让我知道怎样去为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选择正确的路,去做正确的事情。就像奥运冠军王丽萍、盲人钢琴家孙岩,从青藏高原走出的百灵鸟、空政歌舞团副团长阿斯根,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励志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无论你身在何地,无论你拥有什么样的条件,只要心中有梦想并愿意付诸实践,梦想一定能够成真。
        
        
        后记:谨以此文纪念“史家——松山乡村小学教育援助公益项目”的组织者曾翼先生。曾翼先生已于2020年4月离我们而去。斯人已去,精神长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