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里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刘霞娟
[导读] 留守儿童是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容易导致其心理出现问题
        刘霞娟
        湖南省武冈市红光小学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留守儿童是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容易导致其心理出现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社会中的一大问题。本文针对留守儿童心里的健康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自己帮扶策略的观点。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现状调查分析;解决方式
        一、留守儿童的现存问题
          (一)身心问题
        留守儿童的身心都处于发育时期,他们对于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有强烈的倾诉意愿,渴望有人能够指导他们如何解决。而且,他们的自尊心比较脆弱,敏感度较高,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就会受到伤害。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常年不在身边陪护,大多数由爷爷奶奶进行抚养,但是最需要的还是来自父母亲的关心呵护,但是孩子缺少和父母相聚的机会,甚至要相隔很多年才能见到父母。与父母缺乏沟通,导致孩子的性格内向孤僻,而父母无法正确的进行引导,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孩子就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
        (二)情感缺陷
        在孩子成长的进程中,父母的关爱都是不能缺少的,父母的爱会为孩子带来强大的安全感,能够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认知。但是留守儿童由于地域限制不能及时的得到父母关爱,他们想见到父母的心愿,也会因为昂贵的车费而阻断。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就会产生焦虑感,对社会出极大的不信任感,不善于对爱的表达,接受事物的能力也变得低下,从而出现情感上的缺陷。
        行为缺陷
        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父母不在身边进行管教,在学习和生活上很多不顺心的地方缺乏倾诉,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比如,随意对身边的人发脾气,和同学打架斗殴,更有甚者,对社会产生报复的心理。他们的年龄段正是极不稳定的青春期,逆反情绪很严重,有的孩子对监护人充耳不闻,甚至恶语相向,这种发展方向对社会会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
        学习与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问题应当引起极大的重视,家中的老人只能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问题,没有教育的观念,学习的好坏都没人教导。时间长了使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会变成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放在学习以外的地方,自然会出现各种其他的问题。
        留守儿童帮扶策略
        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教育问题,我校做了如下的策略:
        (一)教师的帮扶策略
        1. 明确地要求各级教师在"留守儿童"中做到"四掌握、四管理",当好"五员"。四掌握:就是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习成果、日常行动,以"四掌握"为主要知识点,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四管理:也就是说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好自己的身体;当好"五员":就是要先当好人际关系的沟通员、日常行动的监护员生活起住人员、思想品德的辅导员、健康成长的指导员。  
        2、要求教师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真切的感大家庭的温暖, 首先,要做到三多、三沟通。‘三多’就是要多与他们谈心,多开展人文的关怀活动,多去家访;‘三沟通’就是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多与其父母进行沟通,多与其监护人沟通。
        3、 认真参加"五个一"教育活动,为广大学困生搭建起有利于情感发挥的虹桥,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①每周举办一次关注和鼓励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活动,使学生提高自信心。

对于留守儿童,教师在日常除了要多与他们进行情感的沟通和接触,要设身处地的走入他们的心灵,同时还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准备工作,除了在课余多和他们交流,还要及时的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为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因此,学校还设定了心理咨询室,及时为学生服务。②学校每个月都要开展开一次等级的评价活动,将原来‘你成绩不及格’、‘你太差了’这种不耐听的词语改成‘加油孩子’、‘你很有进步哦’等词语,以此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③每学期展开一次评奖的活动,激发学生渴望在学业上成功的欲望。④展开三帮辅助活动。具体做法是联合班级帮助管理,联合教师帮助教学,联合学生帮助学习。⑤每月学校展开一次评选星级班级的活动。学校实行的是红星上墙制,这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奋进的目标,都为当星级学生而努力。
        三、充分发挥农村小学教育主力军的作用。
        伴随着国家振兴乡村教育战略的逐步落实,很多的农村小学也即将迎来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段,有一部分农村学校中开展课心理辅导室,还有越来越年轻化的师资力量的加入能够为农村小学的教育事业注入新鲜的活力,所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各项机制,才能激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让其找寻到了集体的归属感。而且能够提升留守儿童社交能力的提升,提高留守儿童的内心幸福感。
         四、充分利用网络为留守儿童构筑与父母沟通的平台
        在学校中为留守儿童开设一部免费电话,便于孩子和家长进行沟通,这样可以拉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心理距离,一定程度为留守儿童缓解了父母不在身边而形成的焦虑。而且对于家里没有安装电话的留守而通过来说,学校更要定期的让孩子与父母以视频电话形式进行联络,帮助父母更详细的了解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的缓解由于不在孩子身边对其照顾,而对孩子产生的心理影响。
        五、鼓励父母在暑期将孩子接到身边
        对于孩子们来说,一年之中的寒暑假都是非常快乐的时光。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在身边陪伴,因为没有有效的看护进而增加其安全风险。为了留守儿童也能拥有正常快乐的假期生活,并且提高他们的安全系数,学校在寒暑假要鼓励家长们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样一来,孩子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在父母身边享受父母给予的关爱,同时,孩子们也会切身的感受父母打工的艰辛,因此为其树立努力学习的决心。而且,外面的大环境可以开拓孩子视野,丰富人生的阅历。
        六、学校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
        丰富课余活动种类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缓解缺少父母的关怀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比如,我校的一名女同学,从小跟随奶奶一起长大,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赚钱。因为父母常年在外,与父母沟通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性格越来越内向、自闭、胆小,在班级里很少和同学交流,甚至出现了自残行为。在教师知晓其情况后,立即为其进行了心理疏导,同学和教师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都会主动和她沟通,任课教师也鼓励她让其加入女同学的足球队。在训练中,通过和同学之间的不断交流和磨合,与同学之间的深入交流不仅提高了其沟通的技能,而且还收获到了友谊和快乐,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后来这位女同学逐渐变的活泼开朗起来,还多次与同学参加校园的足球比赛,参加课余活动在与人交流磨合的过程中,不仅让她内心变的更加坚强,同时通过集体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缺少父母陪伴带给她心理上的缺失。在校园中还可以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等等类型丰富的比赛,锻炼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化其受挫的能力,为其日后学习和生活铺平道路,
        七、 结语
        留守儿童的问题,只有在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努力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困惑。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是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用积极的、不畏艰难的态度勇敢前进,以创设孩子美好的未来为首任,我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只要方法适宜,留守儿童也一定能成为一个健康、阳光、快乐、内心充满爱的能量的孩子,所以,发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勇于奉献的精神,为留守儿童的未来之路建设出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吴永生. 守望留守儿童的心灵---须补齐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N]. 淮北日报社,2021-03-09.(002).
[2].孟大军. 构筑起关爱留守儿童的联动网络行动[N]. 江苏.教育报,2021-03-10.(003).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16年度基础教育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XJK16C063)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