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婷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中学 广东,中山528445)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提倡学生通过语境接触、体验、理解真实语言,并且以此为基础来学习和应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既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在真实语境中应用语言的机会。这说明英语教学不仅需要词汇、语句、语法等方面的知识传授,更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语篇内容。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对语篇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应用语篇;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英语的语篇教学法逐渐走入广大教师的视野,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该教学法主要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来认识其结构脉络,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有利于引导学生辨析英语词汇,深化学生对文章进行透彻地理解,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充分借助插画来有效导入语篇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加强对语篇教学内容、目标的分析,选取别具一格的方法导入话题,能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做良好的铺垫,以此实现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插画作为中学生的喜爱的方式,教师在英语导入教学环节,充分借助插画有效导入语篇教学,选择适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激发他们对未知内容的好奇,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此提高语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科素质的发展。
例如:以“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教学为例,该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笔者借助多媒体将课本插图放映在大屏幕上,以此激发学生的熟悉感,并抛出了问题,以供学生思考:“Se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icture。”待学生们回答后,笔者再次向学生发问: “Do you have a favorite movie, and that type,why refine the film? ”以此导出课本语篇教学的内容,并开展有针对性地学习活动。通过该教学法将新课导出,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索欲,比传统铺平叙的教学法更具实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有效提升整个语篇教学的效果。
二、在语篇基础上引导学生辨析英语词汇
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三个方面下功夫,其中“音”,即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朗读,并以多媒体音频手段为学生播放,让他们反复地听、读和记忆;对于“形”,就是训练学生明确词汇的基本结构,并能与形似词相区分,深化词汇的记忆; 而“义”,则是学生学习词汇的关键所在,同时它也是最困难的一个步骤,学生们通常反复地机械记忆,这往往难以记牢靠,与其如此,我们倒不如将词汇放入具体的语篇之中,引导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学习词义,这相比干巴巴的记忆,可使词汇教学更加丰富而生动,从而帮助学生化解了记忆单词的难度,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例如:以“used to do sth.”教学内容为例,笔者有意识地拓展了学习内容,如拓充了“be used to do sth.”“be/get used to doing sth.”等词块。然后,笔者发现学生还是对三个词块在运用上分辨不清、易于混淆。为了化解这一学习难题,以及增强学生的精准运用能力,笔者还为学生精心创设了主题微课,即利用语篇来建立图文的特定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地领会词义,同时训练他们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如针对词块“be/get used to doing sth.”教学,笔者导入了图文俱佳的“绘本”形式,借助多媒体PPT为学生展现了语篇的内容,如“She gets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让学生认识到“get used to 和get used to doing sth.”是相同的,均有“习惯做某事”的意思,它与“be used to”同义,并且“get used to ”后面要跟动词的“ing” 形式,或是名词,或是代词宾格,进而增强学生对词汇的学习效率。
三、借助语篇分析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可先让学生解读标题和书上插图的方法,来大致预测课文内容,然后引导他们略读课文首尾段来判断课文的体裁,再快速阅读全文来学习段落大意。快速浏览一方面是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略读速度和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课文全貌形成大致整体的印象。在该基础上,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来细化和明确具体任务,如依据课文提出启发性能问题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地阅读和探究。
例如:以“Go ?for ?it!”第七单元 A 部分的 3a阅读“ 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inthe?World?”为例,在该语篇分析讲解过程中,笔者通过为学生放映地图和图片来介绍Qomolangma的基本情况。对文中所述的细节部分,笔者为学生呈现相应的图片,当遇到语言知识点时,并不会忽略,而是在阅读连贯连贯的前提下,以英释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并使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到文章内容的整体结构。如该篇课文的第一段第一句中:“…the most popular places for this is the Himalayas.”,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句中“this”一词指代前文中的什么,从而让学生领悟语篇的内部关联性。在第二、三段中描述了登山者,以及他们的冒险精神相关内容,此时,笔者认为可设定问题,也可补全表格来引导学生进行精读,从而把握文中的细节,深化文章的理解。并且,笔者利用多媒体PPT丰富了学习内容,如勇于挑战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心路历程。这样,在基于深入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延伸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以及英语实践教学及理论的提升,英语教学的重点有所转变,逐渐从单词、逐句的教学模式过渡到语篇教学方式。语篇教学的基本单位着眼于 “篇章”整体,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合理应用语篇教学法,无论是对于词汇教学,还是阅读教学法,以及优化教学环节,都对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语篇教学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语篇、语境的理解,充分发挥语言的工具性,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其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本文立足于语篇教学,试图探究更加合理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语篇教学的功能,有效推动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丽冰. 语篇分析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文渊(小学版), 2020, (1)
[2] 唐馨悦.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