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美术教学实效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黄彦斐
[导读] 新课改不断推进,现阶段我国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黄彦斐
        
        崇左市高级中学  
        摘要:新课改不断推进,现阶段我国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在高中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文化课教学工作,还要关注美术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道德品质、鉴赏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美术教学的手段和理念,在后续教学工作中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沟通,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爱好来促使美术教学工作更加具有专业性、针对性、趣味性,实现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正确的认知,主动地融入各个学习环节中,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文章将围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来展开分析,旨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在第一时间转变教学策略,让学生意识到参与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实现转变以往学习态度,积极融入美术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1 注重更新教学观念
        为了提高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观念当中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认为美术学科并不重要,其地位和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学科相比,显得较为劣势,并且教学工作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较低,甚至在教学工作中会将美术教学的时间腾出来用于各种文化课教学工作,这一问题的存在会严重阻碍学生的美术学习工作,导致美术教学工作失去价值和意义。所以,教师应注重迎合新课改提出的各项要求,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看法,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并善于创新和改革,寻找恰当教学手段和学习内容,让美术教学工作“活”起来。而教师也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美术素养、绘画技巧,落实在各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指导。因为大多数的教师在授课时只是单纯把图画,或者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展现出来,再进行简单讲解,让学生自主练习,这种教学手段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部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以及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应提升自身绘画技艺,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学习的各环节中,加深对绘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加强课堂互动,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高效的互动课堂,能够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氛围,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因此,高中美术课堂要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促进师生互动。美术教师自觉转变自身角色,从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更多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采用小组讨论学习、问题情境教学等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积极主动地互动,改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简单互动模式。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加入,或指出问题,或提出想法,与学生共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他们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解决问题,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显著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

如,讲“石雕”内容时,笔者组织开展石雕艺术鉴赏课,安排学生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堂互动中了解石雕艺术,形成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首先,向学生展示大量的石雕作品,如敦煌莫高窟、陵墓雕刻等;然后,让学生观察、讨论。在讨论中,一些学生不明白陵墓雕刻出现的原因,教师不急于批评,而是给予正确的意见想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讨论石雕艺术的产生原因、艺术价值等,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刻地理解掌握课程内容。
        3 采用多样教学手段
        教师应注重采用多样化手段教学,提升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高中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逐渐发展成熟,并且具有较强自主意识,那么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也会有着自我想法和情绪。所以说,美术教学工作是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对提升教学效率有着深远影响,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不会受到学生的喜欢,而生动、形象、幽默的教学形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所以,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抛弃传统教学形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促使教学工作更加具有层次感,让学生始终带着新意学习,同时将各重点内容以更加直接、形象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例如,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时,应发挥出现代化技术的利用优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出动态画面,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美术画作“活”起来,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和绘画内容相符的音乐,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创设良好教学情景。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各科教学工作中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所以教师也应注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教学,为学生科学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究美术绘画的技巧以及各种优秀作品,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业余时间,教师也应积极地组织学生实践,拓展教学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郊外或景区写生。
        4 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求教师要具备专业性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美术教学工作不仅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同时还要依据教学内容、对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行探索性教学工作,拓展教学空间,实现教学工作更加多样化、专业化,让学生在认真研究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鉴赏能力。而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善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而学校中的管理人员也要定期为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和教研会,让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总结教学经验,互相取长补短,为教师提供“走出去”的机会,学习更多现代化知识和技能,拓展知识面。
        结束语:总而言之,当前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着学生兴趣偏低、教学创新不足等问题,严重降低课堂教学有效性。对此,教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注重教学创新与激趣、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促进课堂师生互动,最大限度地改善高中美术教学现状,以提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信息化教学设备投入建设,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设施,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助推课堂教学优化改善,也能够很好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石正.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0):159-160.
        [2]安祥云.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21(02):164-165.
        [3]何鑫.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美术学科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01):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