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群
(佛堂镇实验幼儿园,浙江 金华 322000)
摘要:游戏课程化是目前刚提出来的研究论点,在幼儿园互助教学中利用游戏课程化,有助于让孩子们在游戏之中学习知识,使游戏中纳涵更多知识。幼儿园互助教学中强调幼儿与幼儿之间彼此“结对”,或者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的组织,在这样互助的模式之中,利用游戏课程化的观点来提高游戏的有效性,增强对孩子知识的传授,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综合素养。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幼师教学经验,分析游戏课程化在幼儿园互助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提出有效见解。
关键词:游戏课程化;幼儿园;互助教学;应用
前言:幼儿园的课程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学的质量,一直是幼儿园和教育相关机构所关注的重点的内容,游戏课程化,也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发展困境以及路径探索的策略,以往能够为幼儿教育提供帮助。
一、游戏课程化的重要性及特点
幼儿园的课程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学的质量,一直是幼儿园和教育相关机构所关注的重点的内容,游戏课程化,也是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幼儿们在家里的地位逐渐的提升,幼儿的教育逐渐的被重视,因此幼儿园也逐渐的增多,但是很多幼儿园并不会采用合适的策略教育幼儿,在开展游戏课程化的时候也不会合理进行结合,导致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教学方法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不仅不会使得幼儿教育进步,还会因为过度开展游戏耽误了幼儿们的学习。必须要开展游戏课程化,促进幼儿课程的发展,利用游戏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效率。游戏课程化的特点在于必须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性来设计课程,积极贯彻与落实寓教于乐理念。
二、游戏课程化在幼儿园互助教学中的应用
(一)幼儿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
在开展幼儿教育的时候,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幼儿,教师要想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首先就要充分的了解清楚每个幼儿的情况,认真的对待每个幼儿,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每个幼儿都实行爱的教育,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在幼儿学习时期感受到爱的教育[3]。例如,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首先幼儿教师就要掌握每个幼儿的具体性格,针对不同幼儿不同的性格来采取有针对性的爱的教育,这样的关爱才更加的有效。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比较不爱和人沟通的性格的幼儿,他们其实很大时间是因为缺乏、缺乏安全感,导致的性格孤僻、内向,教师对于这种幼儿要开展爱的教育的时候,应该重点在一点一滴的小事里融入进行自己对幼儿的爱,如在幼儿没有人一起做课件活动的时候陪幼儿一起玩游戏、在幼儿不知道怎么和其他幼儿交朋友的时候让其他幼儿主动的去陪伴这个幼儿玩耍等等,通过一些生活里细节的小事,融入进去教师慢慢的关爱,以此来实现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总之,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针对不同的幼儿实现不同的爱的教育,通过自己对幼儿的关心和疼爱,发挥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
(二)重视家校合作对游戏课程化的作用
现在家长对幼儿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家长只重视幼儿在学习里学习的成绩的情况,忽视了幼儿的天性和爱好,认为幼儿园就是一个用来学习的地方,如果将幼儿园用来开展游戏,是一件浪费学习时间的事情,所以并不能重视游戏课程化的作用。所以,在开展游戏课程化的时候,家长便不会积极的配合幼儿园,使得一些亲子游戏、家庭游戏无法顺利的开展,所以,幼儿园要提升家长对游戏课程化的重视,改变他们的想法和态度,从而更好的实现家校合作的目标,共同为游戏课程化进行努力。例如,首先,幼儿园可以经常邀请幼儿的家长到幼儿园来参观幼儿们学习的地方,让这些家长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游戏化的课程的样子、对幼儿们的影响,从而慢慢的改变对游戏课程化的态度;接着,幼儿园可以积极的开展亲子课程游戏,让家长真正的参与到游戏课程化的过程里,增加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认同游戏课程化的作用和意义;幼儿园还可以通过网络通讯软件,如微信和QQ群等方式多和家长们沟通,为家长们讲述游戏课程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改变他们的固有思想,还可以在通讯软件里分享幼儿们参与游戏里的一些照片,让家长体会到幼儿的热情和快乐。
(三)结合幼儿特点合理设置游戏
很多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课程化的时候,经常因为游戏设置的难度过高、高低,过于枯燥和无聊等情况,导致幼儿们提不起参与到游戏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使得游戏课程化的教学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在游戏课程化开展之前,要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幼儿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结合这些特点来设置更加合理、更有意义的游戏,从而提升幼儿们在游戏里的参与度,提升游戏课程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幼儿年纪较小,有些幼儿对集体生活的适应力较差,这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往往较为安静,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课堂游戏的参与度也较低。这时,教师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状态,在设计游戏时尽量全面的照顾到每一性格类型的幼儿,让所有幼儿都最大程度的参与集体活动中。例如,有些幼儿在刚进入幼儿园时比较害羞,对老师和其他同学感到陌生,会带有一些抵触情绪,这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先请班级所有成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并在一旁引导,让幼儿自己说出自己的姓名、最喜欢的颜色等简单信息。在幼儿说完后,教师可以让所有幼儿围成一个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来找新朋友啦,刚才大家介绍自己的时候,最喜欢红色的小朋友现在抱在一起,你们都喜欢一样的颜色,就是对方的新朋友啦。”幼儿同处于一个年龄段,兴趣爱好也大致相同,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与班里的老师和同学渐渐熟悉起来,加强班级亲切感、紧密感,也帮助性格内向的幼儿更多地与同龄学生进行交流,加强幼儿的表达能力,促进班集体里的每个幼儿更全面、协调的发展。
三、结束语
幼儿园互助教学中在开展游戏课程化的时候并不合理,导致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教学方法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不仅不会使得幼儿教育进步,还会因为过度开展游戏耽误了幼儿们的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适度的开展游戏,加强游戏课程化,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小莲.和而不同:游戏课程化与游戏课程化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0(01):65-68.
[2]刘满荣,李少波.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及策略[J].才智,2019(31):136.
[3]胡云聪,李容香.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建构价值[J].科教导刊(下旬),2019(10):171-173.
[4]胡喜恋.幼儿园游戏课程融入茶文化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2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