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生成策略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路程燕
[导读] 学前教育是对一个人进行启蒙的阶段

        路程燕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江南幼儿园,314100)
        
        摘要:学前教育是对一个人进行启蒙的阶段,这一时间段的学习结果会对幼儿的素质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和教育行业的发展,幼儿教师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在幼儿园的课程之中引入游戏的元素,能够为幼儿教育带来新鲜的血液,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有多种方式,为幼儿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契机。本文立足于幼儿园的教学,探讨在幼儿园的课程之中,如何将游戏课程化,以期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生成策略
         幼儿园教学发展迅速,现代社会背景之下为教师带来了一系列的改革教学理念的要素,其中游戏化教学理念就是其中的一种。让幼儿园游戏课程化,能够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燃起学习的热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充分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生成策略,主要涉及到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将教学的主题融入游戏之中
        游戏课程化的目的是为了为教师的教授主题服务,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游戏课程化之中,应当将自身的教学主题糅合到游戏之中[[]]。除此之外,还要借助游戏教学打开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首先,利用游戏进行相关的主题教学,改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对数字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萝卜蹲”进行教学。所有幼儿站成一排,依次数数,数到包含数字“1”的幼儿就蹲下,考察幼儿对数字的掌握程度以及反应能力,让数字的学习能够与游戏相结合,综合考察幼儿的素质。其次,引导幼儿在游戏之中进行思考[[]]。幼儿在游戏的时候思维更加放松活跃,容易产生有创造力的想法,教师能够利用这一特点,对幼儿的学习进行引导,刺激幼儿的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小鸟”“青蛙”“老虎”等动物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你画我猜”的游戏,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一个幼儿对给出的小动物进行作画,另一个猜测是什么动物,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最多的小组获胜。让幼儿对各个小动物的特点进行思考,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特点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考验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二、利用游戏课程化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学前教育之中,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在兴趣的激发之下,幼儿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学习效率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首先,利用游戏课程化,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会更加新颖特别,幼儿能够更加具有兴致。例如,教师在对“西游记”中的内容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动画或者是视频让幼儿对教学的情节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幼儿选择角色和情节进行扮演,将西游记里面的内容以自身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幼儿能够通过多媒体的引导和游戏体验到饰演角色的乐趣,从挑起兴趣点激发幼儿的学习乐趣。其次,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实践,在实际行动中对知识进行运用[[]]。幼儿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践之中,教师在游戏课程化之中,要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思考。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剪纸的时候,教师可以边教导幼儿进行剪纸游戏,边进行发问:“剪纸可以剪成什么东西啊?”“如果在剪纸的过程之中,一张纸无法完成的话,小朋友有没有什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剪纸,小朋友们还可以利用彩纸进行怎样的创造?”等,让幼儿在进行剪纸的过程之中,不断地刺激自己进行有效的思考,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学前教育不仅需要幼儿在幼儿园进行学习和活动,还不能缺少家庭相关的教育活动。协调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对幼儿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学习习惯培养,能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和家庭都处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之中。首先,教师与家长应该及时地进行沟通,使得双方随时了解幼儿的情况[[]]。家长和教师之间应该互相交换幼儿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及时地根据幼儿学习生活状况,调整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创建网络通道进行即时的沟通,让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地对幼儿进行了解,家长之间也可以进行必要的交流,对家庭教育的方式进行沟通。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以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学,增强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效率和家庭教育的效果[[]]。游戏作为幼儿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能够在为幼儿带来欢乐的同时,让幼儿学习到缜密的思维模式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将课程游戏化的模式进行延展,将教学方法与家长进行分享,让幼儿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例如,在对图形进行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带领幼儿对七巧板进行拼凑,思考三角形与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让幼儿自身学会归纳总结,使得幼儿能够在家庭之中也始终有良好的学习方式进行引导。
        结语:
        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日益被提高,作为与小学素质教育接轨的学前教育,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会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有较大的影响。课程游戏化,能够使得教师授课内容更加简化,便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实现课程游戏化,首先,教师要将教学的内容融到游戏之中,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并且在学习的基础上,做出自身的独立思考。其次,利用游戏教学对幼儿学习的兴趣进行启发。让幼儿能够对知识学习充满动力,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投入到对知识的实践之中,在实践之中收获更多知识。最后,教师要注重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之中,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让家长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帮助教师进行更好教学的工作中来,在家庭教育之中对幼儿开展相关的引导和训练,并且就幼儿的情况及时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黄丽霞.让游戏成为幼儿的生活常态——刍议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07):51.
        [2]翟雅.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20(05):125-126.
        [3]李骏雅.树立革新理念,优化课程游戏——探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J].才智,2020(21):111.
        [4]戴慧娟.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8):263.
        [5]丁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与实施——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成长,2020(01):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