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绘本阅读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吴静凌
[导读] 3到6岁幼儿对绘本的喜爱是成年人难以想象的。
        吴静凌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实验幼儿园 365000
        【摘要】3到6岁幼儿对绘本的喜爱是成年人难以想象的。绘本富有艺术性,能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提升幼儿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等能力。绘本故事一般出自幼儿生活,情节描述的语言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拥有着音乐感。现在,幼儿园的教学倡导将绘本融入教学设计中,而幼儿园展开音乐欣赏的目的恰是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这与绘本的功能相类似,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借助故事绘本,通过使用其故事人物、情节、语言、画面等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为幼儿营建身处其境的氛围,将幼儿带进到音乐作品所展示的情境中同样成为了大势所趋。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音乐活动;音乐感受力


        3到6岁的幼儿在绘本的支持下以及多感官的参与调动下倾听感受音乐中的结构感、力度感、节奏感、速度感……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素养。这两者之间正产生着微妙甜美的邂逅。在此,我就幼儿绘本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的奇妙化学反应进行了摸索。
一、概说
(一)幼儿音乐活动的界定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前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更是使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学前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精神需要是指人的道德、智力和审美的需要和兴趣,这些都是在他们积极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形成和满足的。”音乐作为美育的一种形式,它是与幼儿同步发展的,因为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孩子积极愉快、活泼、欢乐,他们的身心都会得到陶冶和发展。
(二)幼儿绘本阅读的界定
        幼儿绘本是以图码为主、语码为辅,展现幼儿视域中的审美世界图景,并能与低幼儿童这个接受主体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互动效应的一种读物。它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和形式的读物,构图巧妙、造型生动、色彩优美,对于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中富含节奏韵律感,幽默诙谐,拟人夸张的语言也符合幼儿语言的年龄特点。而幼儿绘本中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二、幼儿绘本阅读融入音乐活动可行性分析
(一)绘本阅读言语能与音乐风格相融合
        如何把国际音乐作品简洁明了的介绍给刚刚接触国际音乐的幼儿呢?孩子们喜爱的绘本应该就是最便捷也最易接受出效果的方法之一了吧。绘本运用幼儿已有经验的文字和结构,起伏的言语变化,可以使幼儿发挥想象,联系实际对作品展开二次创作及理解,激发幼儿产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也能够让幼儿感受体验感受和表达音乐的美、符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对艺术领域提出的相关目标指导。故事调动幼儿产生欢喜、哀伤等情绪,从而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音乐作品高兴、刺激、慌张等诸多风格中去,从而更为确切的感觉出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绘本阅读情节可与音乐结构相碰撞
        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

自古以来,成名的乐曲背后都有着一段作曲家编曲的过往。或者是自传,或者是有感而发描绘的依山傍水自然风光(古代贤人雅士居多),或者是纪念意义的丰功伟绩,或是罗密欧朱丽叶一般的爱情纪念。而绘本故事也需要与其相得益彰的背景音乐来衬托时而欢快明亮,时而惊险激动,时而温暖舒服的故事情节。[2]
成年人都追求变化带来的新鲜感与刺激,幼儿更是喜欢。有趣而富于变化的故事内容能引起幼儿的共鸣,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更是激发幼儿音乐欣的兴趣。这也是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有效运用的手段之一。
        如中国特色浓郁明显的绘本《老鼠出嫁》是幼儿非常喜欢的绘本作品之一。它讲述的是老鼠夫妻两出门寻亲。先后看见了太阳、风、墙,都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但是他们一个个都说别的东西才厉害。墙说老鼠厉害能钻墙的时候两个老人磋商着,咱们老鼠又怕谁呢老鼠怕猫!因此,老鼠夫妻两找到了花猫,一定要将女儿嫁给花猫。老鼠们用最盛大的典礼送最美丽的女儿出嫁。结果花猫从背后窜出,一口吃掉了自己的新娘的故事。该故事最后隆重热闹的仪式用安徽唢呐名曲《百鸟朝凤》来表现再适合不过。《百鸟朝凤》开头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说明出嫁前准备时间之早,体现了清晨鼠儿精心着装打扮准备出嫁的迫不及待心情。特别的循环轮回换气法长音技法的华彩乐句,扬长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强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扫尾。这正好体现老鼠们终于找到"对的”女婿嫁出去的难以言表的喜悦之情和群众们凑热闹看出嫁的热闹景象。篇幅较长的《百鸟朝凤》经过剪辑成为AB段式,作为故事背景,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对民俗音乐产生兴趣的同时,体验了音乐AB的明显音乐结构,不用图谱,不用强制性介绍解释音乐结构的不同特点,幼儿通过绘本与音乐的交相辉映自然感受学习了音乐结构不同带来的感官体验。
三、幼儿音乐活动中运用绘本阅读基本策略
(一)增强绘本阅读融入音乐活动的意识
        想要在音乐活动中融入绘本阅读并且长期且有效的运用,那么增强绘本运用重要性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从幼儿园教学及家庭教育两个方面入手。在幼儿园教学方面,可以提升教师对绘本的知识理解,从而更深入灵活地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绘本阅读融入音乐活动的教学研讨比如通过公开课,评课说课等等。或者组织参加相关主题的讲座、参观等等。而家庭教育方面则可以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比如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朋友配合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教师发放告家长书和绘本的相关知识,让家长对绘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丰富绘本书吧请每个幼儿带来了一本图书,并做好标签,利用来园、午休、离园前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彼此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或者开展“图书漂流”的活动。家长和幼儿认真挑选自己喜欢的绘本书,利用休息时间和宝贝一起阅读,有些家长朋友还积极响应老师的要求,认真记录好“亲子阅读日记”。每一次的图书漂流都是一次彼此交流与分享的过程,都能让绘本阅读的意识更加深入,也为之后的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活动形式单一性还没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我通过粗浅的实践观察发现艺术的两大主要体系音乐与美术有着能够彼此借鉴,相互补充完善的事半功倍之效。尤其是运用绘本中图画视觉的参与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大有益处。这对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手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发挥声音和图画有机互动配合起到能够帮忙幼儿提升对音乐的感悟力及鉴赏力,真正获得音乐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情感的培养的作用。进而促进幼儿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重视美育刻不容缓。以上是我针对音乐与绘本相"邂逅”来带碰撞与火花的一些所思所悟,希望对学前教育美育方面及相关学者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程英.幼儿园音乐教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