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胜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重庆402763
摘要:高中体育特长生相较于普通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但也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群体,教师应关注高中体育特长生群体的发展,基于对其训练现状的深入了解,制定一系列提升训练成效的有效措施。教师应秉持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学生的体育训练现状与文化课的学习情况出发,制定适应学生实际的训练策略。在加强素质训练的同时,体育特长生的心态和学校对其的态度都应当摆正,这样才能全面地推动其综合素质的进步。
关键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
一、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现状
(一)学习状况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中体育特长生之所以选择这条路,一方面是由于其对体育运动的擅长与热爱,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文化课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为了减少文化课分数在高考中给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走上了体育特长生的道路,来尽可能地放大优势,规避劣势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部分体育特长生是带着对于文化知识的抵触进行体育锻炼的,导致一些学生会以自己的身份为借口,逃避文化课的学习,而文化课教师也无法强行挽留其安心听讲。因此,体育特长生以体育训练需要时间的借口使得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他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虽然体育成绩有所上升,但在高考中,毕竟文化课成绩也占据着不可轻视的比重。
(二)训练状况
当前的高中对于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一般都以集体形式开展,无论开展哪一部分的练习都是全体学生共同进行,一起开始,一起结束。这就导致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在训练中得不到突破,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的任务负担很重,甚至是超负荷,其难度和强度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并不适合。这种呆板的训练方式使得学生在统一的训练进度和僵化的模式中开展练习,阻碍着学生的体育能力进步,造成训练成果不佳。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实际能力以及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灵活设计其体育训练计划,使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突破自己,最终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自身原因
现如今的高中体育特长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明确地规划,对未来将要进入的行业,从事的工作没有做深入地设想,只是为了逃避文化课学习的痛苦而盲目地加入体育生的行列中,按照教师的安排与指令进行练习。这样的心理之下,在本应当奋斗的年纪,学生却变得安于现状,“蒙着双眼”进行学习与生活,完成了教师给予的任务,就是完成了一切的任务,对自己毫无规划,也不能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会导致学生的体育素养停滞不前,心中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在大好的青春年华中失去拼搏的斗志。
(四)学校状况
由于部分体育特长生不擅长文化课的学习,导致其成绩一直欠佳,一部分较为看重分数的学校就会对其产生偏见,认为体育特长生全是学习上的后进生,对其抱着半放养的态度。学校对于体育特长生的偏见导致学校对于体育生的各方面管理呈现出了边缘化态势,主要体现在管理不到位、体育训练设施较陈旧且种类少等等,阻碍着体育特长生的进步。
二、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平衡学习和训练的关系
为了促进高中体育特长生更好地开展体育训练,教师应凭借其对于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深入了解以及自身多年经验,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平衡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二者能够协同发展而不被偏废。教师应当通过有技巧地协调,解决其体育训练与文化课之间的矛盾,端正学生的不良态度,使其认识到学好文化知识在高考中、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其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做初步的规划,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创造辉煌、突破自己的信念。
另外,教师还应当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部分家长对于体育特长生这条道路抱有很深的成见,并不支持学生学习体育,哪怕学生对其是发自真心的热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家长也认为这是旁门左道,未来的前途并不明朗,这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破除这一巨大的阻力,帮助家长正确地认识体育特长生,讲解有关的国家政策和就业前景,从而帮助家长消除疑虑,支持孩子选择的人生道路。有了家长的支持,学生的学习之路会更加顺利,更加具有保障。
学校也应当端正态度,加强对于体育特长生的宣传,在各种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对其一视同仁,并制定一些相关的文化课学习任务,保证体育特长生能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
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天赋与以及过往的体育锻炼经验都各不相同,其对于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教师应当根据对其个人素质的基本把握,考查其各方面的现有能力和潜力,以及其未来就业意向教师如果盲目地采用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学法,会导致部分学生在其中无法适应,也无法进行真正适合自己的锻炼。所以,为了使每一位学生的训练成果都能够最大化,教师应当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施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三)关注学生个人发展
当前,部分高中生心理素质较差,意志力薄弱,没有具备较好的抗压能力。而在体育训练中,学生很容易面临无法自我突破而陷入自我怀疑的瓶颈,或者在激烈的体育竞赛中对成功与失败没有正确的认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竞争对手过于仇视,对于队友没有充分的信赖,导致其人际关系紧张。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锻炼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其个人发展,密切关注其心理发展状况,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作出一系列对策,在心理危机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加以疏导与调适,帮助其渡过难关。所以,体育老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平常心看待体育竞争中的一时输赢,将自己的眼光放得更加长远,着眼于个人发展,而不是一朝一夕的得意与失意。
(四)设置多样化的体育项目
学校应当重视高中体育特长生多种技能的训练,加大对于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并设立不同种类的体育项目以供学生选择,如学生喜闻乐见的篮球、乒乓球、体操等等。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体育训练内容,还能培养更多方向的体育人才,营造出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在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中,学生能够对体育训练充满兴趣,这种兴趣能够让学生在辛苦的锻炼中坚持下去,从而提升其意志力。而高中体育特长生由此也能够看到学校对自身这个群体的重视,从而抛却自己被另眼看待的自卑感,充满自信地投身体育锻炼中。
三、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特长生应对自身情况具备准确而全面的认识,在勤奋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同时,紧抓文化课的学习,不应当由于自己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就文化课抱有偏见,唯有协同发展,双管齐下,才能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应加强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认识,抛却对其的固有成见,加强对体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建设和教务管理,以尊重、相信的态度帮助其创下佳绩。而高中体育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来进行关于其体育训练计划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尹庆丰.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成绩的方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8):150-151.
[2]?聂绍明.关于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方式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9):54-55.
[3]陶建斌.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力量训练的一些做法[J].新课程,2019(9):84.
[4]?杨荣,李亚伟.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现状和训练策略[J].速读,2019(7):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