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东
(吉林省磐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吉林省 磐石市 132300)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人本理念的践行方式到了更多样的思考和创新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更有效地培养,促进学生身心素养的综合性发展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当代体育教学遭遇更大困境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将“快乐教育”的 理念深刻植入到体育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为学生的长远能力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教学分析;应用策略
引言:体育活动中的趣味性是多样性的,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多样的开发和引导。最基本的乐趣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换一个基础环境,和自己的活泼天性进行有效匹配。在具体的课堂内容中,有效的活动组织、竞争与对抗、荣誉归属等内容,都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从体育活动中获更多样积极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有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遭遇的多样困难
(一)学生的自闭心理更加突出。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小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首先熟人社会的解体,使学生日常生活的社交圈在不断地缩小,再加上商业社会消费文化的不断浸染,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过早的“成人”模式,在学校活动中体现不出自己的真实意愿,在交际关系上出现较大隔阂。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原始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运动本能的发展,使其体会到更多样的活动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富于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的成长“规程”回归到正常的区间。此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的自闭倾向更加明显,教师要利用体育课程让学生体会到最真实、原始的乐趣。最后应试教育思维也使学生的懒惰情绪不断加重,通过有效的体育课程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素养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1
(二)学生集体缺乏自我组织能力。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因为多样的原因在体育活动中缺乏有效地自我组织能力。如学生集体环境中缺乏指导性的“领导”角色,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习惯于各玩各的,大大降低可体育课程的乐趣。此外学生在社交关系上的矛盾,有可能导致其集体活动缺乏凝聚力,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焦虑情绪不断提升。最后学生个体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其在集体活动中彼此“渐行渐远”,导致学生不合群的问题出现。对此教师需要对体育教学的组织度进行更深度的思考和开发,促使学生彼此能够更有效的聚合在一起。
(三)教师教学的守旧刻板问题。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思路比较保守,耽误了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如教师可以的和学生保持距离,以成人的口吻对学生进行训练指导,且训练的方式十分刻板,导致学生对教师、对体育课程有强烈的抵触心理。与之相反,部分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贯彻了“放羊”思路,对学生的行为“不管不顾”,使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显著降低。对此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要保持充分的人本教学理念,使体育指导教学富有弹性,提升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
(四)传统体育教学中缺失安全德育教育。体育课程中学生的户外行动方式更能直观体现出其基本的德育理念。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体育德育教学的关注度较低,使学生的危险意识提升,在体育活动中有诸多顾虑。
对此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需要主动对德育安全教育进行口头解释和行动诠释,促使学生从课堂中获得更多积极体验。
二、促进“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实践的策略
(一)开展容易组织的游戏,促进体育课程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确保一些游戏能够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使体育运动项目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促进学生对集体活动的深刻认识。例如传统体育项目中:捉迷藏、木头人、跳房子、跳皮筋、丢沙包等,教师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组织学生对其规则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积极的游戏。使学生的日常生活保留更多趣味元素,填补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缺失”的内容。
(二)教师维持积极的游戏组织者角色。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热衷于承担课堂主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游戏体育活动进行多样化组织,以激发学生的运动乐趣,增加学生的荣誉意识和表现欲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持积极的人本教学态度,保持和学生平等友好的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积极、中肯地评价,促使教师以自己的成人身份在体育教学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此外更多的肢体接触教导代替传统的口头发布命令,以热情的演讲方式代替传统教学中僵硬的教学语气,都是人本理念有效践行的重要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自己的形象进行积极维持和塑造。2
(三)采取分组训练和活动的策略。在一些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多样天赋、胆量、身体素质表现出巨大的训练成果差异。一些学生在训练中感受到过高的挫败感,进而在对体育活动失去信心。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学习小组,鼓励优秀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或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等,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成就感,提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
(四)设立更多样的荣誉赛事。在体育教学的后半阶段,教师可以适时的组织一些体育活动赛事,鼓励优秀的学生踊跃报名参与,其他学生则可以参与赛事组织和“指导”,促使校园中的体育文化更加浓厚。此外集体的简单游戏活动,也能培养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提升学生的竞争、对抗乐趣。例如简单的接力跑比赛,跳大绳比赛,拔河比赛等。
(五)讲德育理念和安全意识更有效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体育活动中的危险事项进行积极说明,鼓励学生在运动中互帮互助,互相监督。此外教师作为更理性的监督者,也需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活动中去,对学生施加更具体人性化的指导。最后在体育课堂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军训热身”训练,也能提升学生的规则服从意识,促使学生对班集体其他同学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和德育素养。
三、结束语
快乐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要对相关教学问题、影响因素、组织办法进行多样性的反思和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更强的人文关怀,促使师生之间完成更默契、积极地配合,使体育课程教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多样科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国庆. 关于"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分析及应用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 000(012):235-236.
[2] 王爱兵. "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分析及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 007(010):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