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大学体育教育中的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3期   作者:孙相鑫
[导读] 最近几年,随着大学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教学学习体系逐渐完善。

        孙相鑫
        长春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20级体育教育一班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  最近几年,随着大学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教学学习体系逐渐完善。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健康中国影响着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不仅引导了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也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学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体育活动的时代性和科学性。但现阶段高等院校在体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还临着不少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会直接制约体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为此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创新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本文对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大学体育教育中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引言
        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课程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情况来看,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比较注重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结构构建,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应用方面,并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作为培养综合性应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其生源与普通大学相比有着较大的不同。 在高等体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加强教学创新,明确新课程标准当中的各项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就需要高等院校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研究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改革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下,就要求当代体育老师转变过去传统封闭式落后陈旧的教学方式,要引导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但从现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师做的远远不够,不能够正确地把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虽然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教学创新,但是将工作的重点放置在了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忽视了学生习方法的研讨,使得整体的教学质量普遍较差。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都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个前提要素。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完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为此就需要教师以启迪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会思考,学会习,学会创新。另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还需要注重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体育锻炼当中.
二、丰富创新训练内容
        拓展训练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其是由不同的拓展项目所组成,通过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并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训练活动中,起到锻炼身心的作用。

因此,大学在组织开展拓展训练中,要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对训练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和创新,带给学生不同的训练体验,发挥拓展训练的育人价值。 首先,教师在规划拓展训练内容中,要结合课程内容、体育器材以及体育设施,对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器材和设施,并且积极尝试引入新鲜因素,与学生共同商讨当下流行的拓展训练,促使训练内容更加贴近学生需求,例如“无敌风火轮”项目,其对设施和场地要求较低,只需要报纸、胶带和空旷场地即可,使用胶带将报纸制作成封闭的大圆环, 所有成员站在圆环中边走边滚动圆环,这一项目具有较强的合作性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其次, 拓展项目训练的内容还要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例如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拓展活动,不仅可以起到锻炼的目的,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实现学生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均衡发展,例如在端午节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划龙舟”拓展项目,每个小组十名成员,用绳子将其相邻的队员双脚绑好,然后“十人九足”进行“划龙舟”,最先到达目的地的队伍为优胜团队, 通过这一富有趣味的项目, 不仅继承了端午节划龙舟的传统,同还起到锻炼的目的;最后,大学在设计拓展内容中,还要注重利用当地的草原、山地、森林以及江河等自然优势,促使其更好的为拓展训练提供服务,例如利用山地自然优势组织开展“生死穿越”拓展项目,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并且在山地中设置各种障碍,要求小组成员通过团队配合顺利穿越障碍,最先达到目的地的小组为优胜团队,这一项目将拓展活动与自然优势充分结合,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形成挑战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合作精神,还能够锻炼其坚强品质和坚定意志,发挥拓展训练的育人价值。
         三、开放式教学应用的可行性策略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思想开放。开放性体育保健课程应该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和开放式教学特点,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以及对体育保健理论内涵的深刻理解,消除他们因担心运动损伤所产生的畏惧心理,使其充分认识到体育保健的理论价值。基于保健课程理论进行教学内容开放。开放性体育保健课程应该围绕学生实际的体育保健学习需求来进行教学内容设置,并且将体育保健知识理论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紧密贴合,以保障学生体育保健技能得到切实提升。与此同时,教学内容应融合多样化特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空间,实现多元化自主发展。基于保健实践内容进行教学方法开放。开放性体育保健课程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体育保健课程特点,选择多样性、实践性突出的教学方法,以强化学生个性化发展,使他们在保健学习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个人的能力优势,从而综合性地提高自身体育保健能力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保健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融合,促使体育保健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孟泽.关于“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大学中探索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1):195-196.
[2]李晓蝶.体验式培训课程对大学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0):127-128.
[3]李兆伟.新时代大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8):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