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中情感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3期   作者:胡昕怡
[导读] 本文对初中音乐的情感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胡昕怡
        浙江省杭州滨和中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1
        摘要: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发掘学生的亮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海洋,让学生阐明学习思路,使他们能够发展成社会关系对兼容的全能人才的需求是一个需要作为教育人员考虑的问题。音乐教室的情感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初中音乐的情感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情感教学
引言
        近年来,该国高度重视教育质量。初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吸引力。在新时代,教师应重视教学的创新和探索,丰富教学水平。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1、情感教学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1.1情感教学的重要作用 
        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经验不足,而且经验不足。同时,他们缺乏独立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当遇到困难时,他们通常会收缩。当学生有这种心态时,作为老师,他们需要及时为学生解决难题。如果教师疏于指导学生的思维,学生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惯,他们的学习态度也会改变。自然地,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会缺乏兴趣。这是阻碍学生完成阶段性成长任务的障碍。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基础,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主导地位,并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成功。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勇往直前,顺利走上人生的发展道路。情感教育思想的巧妙融合需要师生之间的紧密合作。只有及时开展情感教育活动,才能有利于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
        1.2.辅助音乐教学课程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在音乐教学课程中起到辅助作用。音乐具有无限的魅力,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自身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对音乐的作用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将对音乐学习产生非常强烈的兴趣,并且老师可以顺利地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教学活动。这样,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将不断提高
        1.3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生健康发展
        除了表现出身体的成长,心理成熟和知识的丰富外,它还表现出持续的情感发展。为了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知识,需要通过文化教育来实现。为了保持学生自身情感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整合,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健康的情感,学生经常有反叛的心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同时,它还可以使学生快速度过叛逆期,认真学习,保持自己的健康发展,使其能够完成初中阶段在学习上的目标。
        2初中音乐情感教学的不足之处
        2.1对情感教学的认识不到位
        教师认为情感教学是一项普通的教学任务,因此忽略了在初中阶段,后天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对课程提纲分配的教学任务的机械重复忽略了人类主观差异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情感教学机械性能已上载并传递,而情感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却丢失了。情感教学将像应试教育一样失去灵魂,因此无法实现情感教学的真正价值。
        2.2对初中生的情感需要不够重视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教育的分离使初中生的情感发展得不尽人意。在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被老师强行剥夺。教师普遍认为,完成教学大纲意味着完成中学生音乐课程的教育任务,他们单方面无视音乐教育的情感训练。每部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情感。但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向学生传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在音乐的情感方面从探索者转变为接受者,失去了自身主动接受情感的地位,从而影响着自己表达音乐的情感。


3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进行情感教学的途径
        3.1精心创设情境教育
        家第斯多惠曾经提到:“教师需要将讲台用作舞台,将教室用作情感场,并使用真实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共鸣。”高雅的艺术氛围将给人们带来非常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使学生像进入音乐厅一样进入教室,为他们取得完美的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注重情感体验
        音乐之美分为旋律,节奏和和声之美等许多方面,可以被移动。在这些特征中,旋律是表达人的声音的一种方式。这是表达情感的一种声音形式。一般来说,旋律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例如开朗和温柔。每个都有自己的优势,因此,音乐课可以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使学生完成对音乐旋律的感知,并学习完成对音乐旋律特征的分析,例如柔和度和兴奋度,从而使他们感受到音乐之美。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利用音乐之美来感染学生,同时根据特定的教学要求完成教学情境的创造,使学生沉浸在音乐中。场景并能真正融入音乐作品中。在意境中,充分利用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唱歌不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带给他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3.3增强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的交流
        在音乐情感教学中,坚持音乐教科书一直是教师教学的主线,永远是教师教学的主线,学生对教科书的兴趣是教师的主要方向。教科书中的每个音乐作品和角色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为教科书选择的那些作品必须具有独特的灵魂。教师需要在业余时间深入研究课本的背景,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及时为学生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
        3.4为学生成功创造条件
        在音乐情感教学中,不仅教师渴望成功,而且学生也渴望自己的见识和才能被他人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掘学生的才华,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当学生在理解方面遇到障碍时,教师应及时解决,以减少混乱。当学生期望表演音乐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发展音乐才能,并提供鼓励,安慰和支持。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及时加以鼓励,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音乐情感的发展,而且可以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基础。
        3.5融合情感知识
        学生掌握了他们经常使用的音乐术语,并认识了音乐的基本要素。这样可以促进对音乐内涵的理解。通常,学生对学习音乐理论的兴趣不大,他们的记忆力也不是很强。如果将音乐知识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学习,那么它们将获得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速度”和“节奏”这两个基本要素,教师可以选择一首音乐并使用不同的变体来完成演奏。这样,学生可以体验音乐的变化。感觉可以很直观,可以设置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中,使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场景,以便他们可以认识到音乐元素在音乐教学中的主要作用。音乐强度的变化也可能导致情感体验的差异。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以情感体验知识,以这种方式从音乐的感性知识开始,增强理性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水平,并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
结束语
        当代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且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尤为重要。教师应注意培养中学生的音乐情感,及时改善教育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音乐行为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对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也至关重要, 及时接受新鲜事物,扩充音乐范围也对新时代音乐工作者提出要求。 音乐情感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和体验音乐的美,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最终为提高学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晋慧.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探析[J].戏剧之家,2021(08):108-109
[2]梁兰兰.论初中音乐教学引入流行音乐的策略探析[J].戏剧之家,2021(08):110-111.
[3]洪蓉.初中音乐教育对乐感的培养探究[J].知识文库,2021(05):153-154.
[4]白智明.流行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思考[J].参花(下),2021(02):119-120.
[5]汤媛媛.初中音乐课程音准的训练方法[J].参花(下),2021(02):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