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21030219800219XXXX
摘要:电气火灾在各类发生的建筑灾害中占比极高,主要是由于电气使用不当,线路短路故障引起,由电气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严重,影响恶劣。针对于此,为兼顾建筑功能使用的多样性需求与建筑电气防火工作需要,进行火灾监控系统建设十分必要。
关键词:电气火灾监控;建筑防火;应用分析
引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气工程的不断发展,住宅和休闲场所等建筑物的电气设备日益复杂,电力消耗和布线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加了电气建筑火灾中潜在的安全限制。因此,为了减少电气建筑的损失和影响,必须进一步研究建筑电子和防火措施的特点。
1建筑电气火灾监控工作原理
现阶段,建筑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工艺成熟度较高,产品的质量相对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与不同建筑类型的适用性与匹配度,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当下,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过程中,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的使用被愈发重视,不仅仅是为确保建筑使用的安全,避免火灾带来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也是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而进行的考量。建筑电气火灾监控属于预报警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实时监控、区域监控、网络监控、预报警等,不同功能共同作用意在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从而避免火灾发生造成的重大损失及人员伤亡。在具体应用当中,一套完善的建筑电气防火火灾监控系统应由监控设备、剩余电流互感器与温度传感器三部分组成,只有这三部分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的良好运转。在具体工作时,剩余电流互感器与温度传感器会对建筑电气设备电流、温度等异常状态进行信息的捕捉,异常信息的采集主要是基于电磁感应、温度效应等原理,也正是因为基于这些科学原理而进行工作,才使得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运行具有科学性与准确性。信息捕捉采集后,会经A/D转换、CPU等进行幅值分析并与报警值比较,超出报警值的信息会被传输至监控设备,再由监控设备进行是否能够发生火灾的识别判定,确认会发生火灾后启动警报,点亮指示灯并发出报警声,并将具体信息进行屏幕显示,以便于相关人员对故障预警位置进行先期处置。
2电气火灾原因分析
从统计数据显而易见,电气火灾的预警防范主要应从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两方面做好防火措施。
2.1电气线路引发火灾原因分析
电路引发的电气火灾不仅由外部火灾或直接火焰引起,而且由电路本身运行过程中的短路、过载或接地连接器引起,从而产生电气火灾。例如,布线本身产品质量差,无法达到额定负荷,布线会在较长的运行时间内老化,电气负荷增加,导致布线等较弱部位过热,导致火花长期积聚,可能导致火灾。或者,如果电气管路接触过大,并且发生过电压和漏电距离溢出,从而导致电路故障时产生间隙弧,则可能会发生火灾。电烧伤的主要原因是在附近堆积体积。监测电力线的运行在一天中至关重要。
2.2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
地面缺陷是相对的,可以在不识别工厂地面缺陷的情况下发生,其结果是相对复杂的,因此地面缺陷风险较大,必须加以预防。接地故障产生于以下机柜单元:①故障原因为火灾;①火灾危险由接线错误的端子连接引起。如果中性线和火线连接不正确,电气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必须尽快采取纠正措施。接地故障时地球阻力会很大,如果设备周围有可燃材料,可能会发生火灾。
2.3电气设备火灾原因分析
电器故障也是电气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电气设备主要是两种设备:照明类型和电源类。使用电子电气应用时,通常期望高温和热辐射。安装和不当使用是火灾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产生异常电弧是引起电气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温度升高是由于照明体本身的质量不同寻常。驱动设备主要是具有转换、传输和调整功能的设备,例如b.发动机、变压器或发电机。使用动力机器时,零件会变成铁芯、卷筒等。通常,由于运行条件异常而过热,其保护装置未得到可靠保护,从而导致电气火灾。机柜单元产生于机柜单元的以下抑制装置中。
3电气火灾监控在建筑防火中应用的作用
电气火灾监控在建筑防火中应用的最突出作用是对剩余电流进行监测,所谓剩余电流是包括故障接地、对地电容、谐波分量、对地泄露等为主的电器式线路绝缘损伤泄露电。当短路发生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由保护电器切断电源,但是在未安装电气火灾监控时,故障电流值发生但达不到过电流保护装置时电源不会切断,由此就会因为金属性或者电弧性的短路故障引发火灾。而安装火灾监控后,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会在故障发生时就切断电源,从而起到预报警作用,避免发生建筑电气火灾。可以说,电气火灾监控在建筑防火中的应用,是基于更加先进与全面的理论基础,可以切实提高火灾监测的效率,并且能够有更加超期的火灾预判与隐患排查功能,这不仅是技术方面的进步,更是理念的进步。
4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安装
为保证探测器工作的持续性与稳定化,应将探测器电源由进线端取出。另外要保证零线与相线的取样来源一致,比如零线取自剩余电流互感器上游位置,那么相线也应该由剩余电流互感器上游位置取出。在配电柜布局因空间影响受限时,探测器工作电源和取样可以来自于剩余电流互感器下游,并将剩余电流互感器安排在断路器的进线端位置,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以选择最为合理的安装方式。探测器的数量确定,应根据建筑电气的分级保护设计分布情况而定,针对于一级、二级和末级配电设备的位置情况,进行探测器的分配,探测器的分配要注意保持合理密度及覆盖性,避免出现不必要布置的情况,造成成本的增加与资源的浪费,甚至是功能发挥方面的互相干扰。在电源的选择上,主机电源以控制中心消防供电为主,其他探测器以现场供电为主。火灾监控的报警信号应设置在指挥中心内,而电源的接入位置应设置在断路器上端。
5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
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和标准。随着经济性的提高,住宅和办公建筑中安装的设备越来越多,电气设计必须从发展角度选择电缆横截面,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在设计中选择的断路器限流(熔断器)符合线路允许的载流量和配电保护设置。电力行业的法律以及各出版社出版的电气手册等参考资料需要彻底修改,以去除过时的数据。同时,要考虑电缆的高电流强度,控制电缆使其不超过允许的范围,并消除风险。
结束语
现阶段,随着建筑电气功能的不断丰富,对于相应的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的要求大幅度提升。建筑电气防火是建筑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于建筑电气火灾高危害性决定的。通过将火灾监控在建筑电气防火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构筑起以预警机制为核心的建筑电气防火体系,从而避免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弊端,进一步提升建筑电气使用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陆少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技术探讨[J].安徽建筑,2018,24(06):52-53.
[2]路宗雷.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助力智慧消防建设[J].智能建筑,2018(05): 20-23.
[3]唐春艳.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应用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8,4(04): 67+69.
[4]王德坤.浅析电气火灾监控在建筑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8(03):82 -83.
[5]肖光明.浅析高层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系统[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 (0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