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生考试作弊探究中学诚信教育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徐兴博 马鸿昌 刘春萌
[导读]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其知识储备。

        徐兴博 马鸿昌 刘春萌
        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063210
        摘要: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其知识储备。然而,当今高中生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成为各学校非常棘手的问题。高中生作弊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这对学校的学风、校风以及高中生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各个中学对本校高中生的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生;考试作弊;诚信教育
前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时期,对于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试作弊不仅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未来,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校风。怎样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显然已成为各学校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中生作弊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中学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式。
一、高中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1.部分高中生诚信意识淡薄,疏于学习。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各方面的思想不够成熟,对考试作弊给自己带来的后果也不够清楚,再加之学生们处于青春期“活蹦乱跳”的阶段,可能会疏于对学习的重视,最后为了应付考试,迫不得己选择作弊。
2.虚荣心在“作祟”
由于高中生的心智不够成熟、情绪不够稳定,导致高中生成为攀比现象的高发群体。处于这种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来说,学生们的成绩也就成了高中生进行攀比的主要方面。加之部分学生为了能够拿到奖学金、评上各种荣誉称号等,不惜铤而走险,加入考试作弊的行列。
3.父母对孩子在学业上造成的巨大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部分家长对孩子一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而不考虑孩子自身的情况,盲目追求高分,加之家庭教育对作弊的忽视,导致部分达不到父母期望的高中生为了能够让家长满意,不得已进行考试作弊。
4.高中考试制度与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高中的考试形式非常单一,考试主要以闭卷的形式进行,内容也相对片面,主要为课本上的重点知识。这就为学生在闭卷考试过程当中作弊提供了客观条件。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监考老师在发现学生有轻微作弊现象时,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者,在一些考试当中,监考老师玩手机,与旁边老师闲谈的现象屡见不鲜。
5.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随之出现,这也大大影响到学生求学的心态。

“读书无用”、“努力也不一定得到回报”等错误思想的大肆传播,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掉以轻心,不把学习放在心上,从而导致高中生作弊现象的出现。
二、针对高中生考试作弊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高中生正是心智、思想发育的关键阶段。加强诚信教育,不仅仅能改善学生考试作弊的情况,更有利于塑造学生们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课堂上老师们不仅需要给同学们传授学业知识,更要育人育德。设立诚信课堂,在每周的班会时间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们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设立诚信考场,在考试前让学生签下诚信应考保证书。赏罚分明,不作弊的同学应予褒奖,作弊的同学得到相应处罚。
        2.注重考场纪律管理
        对考试坏境进行管理,使学生们重视考试。考试前将所有书籍全部清空,并打扫考场卫生。考场干净整洁,有理有序。考试桌面不允许带有任何字迹,桌椅不晃动。同时,对监考老师进行考前培训,考前需认真核对考生证件以及考生本人与证件是否相符,严禁替考行为。监考老师需检查考生是否夹带、携带电子产品。监考老师要富有高度责任感,对学生、老师、学校负责。
        3.教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加强沟通
        教师是这三者中联系的纽带,既要做到与学生沟通,也要与家长联系。考试前适当时间组织家长会,在通知家长孩子将有考试的同时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减少家长之间的攀比心,让家长将家庭教育重点放在对孩子身心与学业的教育上。老师更要给学生建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结:
        考试作弊不仅违反了校规校纪,使学生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阶段学习水平,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学生荣辱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会逐渐发生转变,非常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最终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创新力。因此解决考试作弊问题,不仅要注重诚信教育,也要加强考场纪律管理。让学生们正确地对待考试分数,考试才会在教育业中发挥出最大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浅谈初中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王长清 (黑龙江省大箐山县带岭中学,黑龙江 大箐山 153106)
[2]高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王 艳,熊振婷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3]从大学生考试作弊探究高校诚信教育 张璇 (武汉东湖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湖北武汉430212 )
[4]大学生考试作弊与诚信教育 郑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