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彩霞
广西横县百合镇黄村村委小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302
摘要:在网络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浏览网页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一种不经意间的统一动作,而网络更助推了社会的发展。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全方位提高。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更有效地教学方法。本文对疫情防控中“空中课堂”的实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空中课堂”;家校共育;时间;灵活?
引言:
自2020年元月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教育部先后下发通知,对延期开学和“停课不停学”工作进行部署。全国各中网络积极响应号召,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远程在线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教学提供了有效手段,加强信息化手段与教学教育的结合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泛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形态,是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包括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变自身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能够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堂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优化教学过程、增进教学效果,能将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有自主性、积极参与、及时反馈的主动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与教育质量。其实,在线教育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开展,却是防疫抗疫背景下的应急之举。?
一、做好“空中课堂”教学的资源整合
我们可以选择网络资源与教师实地开发资源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网络授课。学校教师在全面了解各种信息平台的背景和资质并经试听确认后,再选择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平台资源,结合自主开发的资源制定出实施方案、课时计划,排出课程表,最后提交学校审核后,由专人负责进行网络授课的督导,确保学生有收获,社会反响好,家长能放心。因此,国家提出了很多诸如“教学要贴进生活”、“教学问题生活化”的口号,力求让教学学习变得更具实际意义。但是就笔者调查发现,如今各个版本的教学教材教学内容过旧,引用的事例、情景等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甚至有些事例是二十年前的,这导致了课本脱离实际,学生对课本内容兴趣不高,甚至理解不了课本上的场景,久而久之就磨灭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学内容应该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如今互联网络发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入各类新场景、新问题,并通过信息化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知识为我所用,使教学课本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学生看到课本要学习的东西是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事,自然而然的就将自己带入了学习情境中,大大提高了教学兴趣,这种更具时代气息的内容创建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二、解决“空中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
(一)调动兴趣
网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生会有一定的新鲜感。
为了让学生能够持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要注意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充分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如课堂的出勤率、参与度、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鼓励,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教学课堂了,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网络教学营造了新的教学氛围,加入了影音元素,对理解困难的单元进行可视化讲解,学生脱离课本,开开拓了思维,建立属于自己的教学解题模式。?
(二)重视融合
任何学科都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主动作为的学习劲头。我们在进行网络教学时,不仅要教知识,还应该结合当前的疫情,引领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现实世界获得比知识学习更为丰富的生命体验。传统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通过老师的讲授,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课,记忆,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课堂可以交由学生做主,让学生“取代”老师的主体地位,这种“越权”就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极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注重探寻学习方法而强化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理解更透彻。?
三、“空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空中课堂”教学应遵循规律性
“空中课堂”教学的优势是方便快捷,短板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现场反馈。为了规避这一短板,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避免一言堂的情况。教学的目的是教书育人,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我国一以贯之的教学思路,信息化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课堂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设情境,精准施教,将教学课堂营造成集多样性、丰富性、效率性为一体的信息化高效课堂。通过信息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学生当成课堂的主角,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参加课堂实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发散思维,开阔视野,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接受自己扮演的角色,如学习小组组长、课代表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强项加深亮点学科,以自己的亮点学科带动小组其他成员。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加强课堂时效性。
(二)“空中课堂”教学应遵循科学性
因为是网络教学,教师不能够实时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只能在教学设计中提前做好预设与安排,以便适应学生的学习实践。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才能记忆深刻,我们在教学课堂中 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的学习,不仅如此,还能通过小组完成作业,进行课外实践等。教师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教学核心素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对于教学整体来说,手段是次要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主要的。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理论素养,让教师知道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方法,发散思维,提高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再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知识面,将信息化手段摆在正确的位置,以此来提高网络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加强过程性评价及专业性诊断提升“空中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金凯.如何确保“空中课堂”的质量[N].中国教师报.2020.02.?
[2]李学农.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
[3]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