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叶青
柯灵幼教集团
摘要:老师要将思政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从未达到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的转化。学前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老师们就应该肩负起教育学生思政方面知识的责任,从而达到推进课程思政的教育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课程思政;学前数学;德育;素质教育
我们国家的总书记已经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前教育的课程作为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最开始接触的学习,老师应该负起责任把每一个学生的最开的道路铺平,做到每一个学生在最开始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从最根本出发教育好学生们基本素质。
一、学前教育与“思政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
老师们教育学生的时候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因为学生的年龄大小去改变教学的观念,学前教育最为学生学习生涯最重要的开始,如果在最开始就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思想那么影响学生们的一生。老师们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教学都认真的去教学不能去糊弄。要把树立起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得作为最终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们能够在学前教育的同时能够树立起自己的个人素养。老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培养[1]。
(二)要正确的讲解“思政内涵”
老师们在课堂上对思政的讲解只有那么一点时间的话,那这不叫教育学生,这就是把思政的讲解当成任务一样,我讲了就可以了,老师们一定要改正这种想法,这样做的话让学生们接下来的路也会变得更加的难走,要把思政的教育无时无刻的渗透到教学当中,要让学生们树立自己的思政目标,从而达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三)学前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法
学前的教育在课堂上是非常的活跃的,老师要充分的利用课堂中的环境,运用自己的方法把思政的理念传达给学生们。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正在带领学生们做游戏,在游戏的同时就可以把我们需要传达的思政知识传达下去。老师们要利用所有的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完成学生们在思政方面的教育。
二、创新教学模式
想要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并且把思政课程融入到学前教育中,需要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课上的教学和课后的活动做到完美的融合,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们知识方面的教育引发出对学生们思政方面的教育,在课后做游戏的时候老师可以在带领学生们玩的时候在不经意间教导学生们思政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思政有更多的了解,还可以在学生们心中创造一个伟大的老师的形象,比如,老师在课堂上面为学生讲解文化的知识,当学生们对知识的吸收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的时候,这是后老师就可以把文化课的知识先收起来为大家讲解一些思政方面的知识,学生们就会因为出现了新的知识重新的提起对学生们的兴趣,当然在课后做活动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一个道理,在同学们都玩耍的很累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让学生们休息一下的时间为学生们讲一些小故事,学生们一听有故事听都会变得非常的感兴趣,老师就在讲故事的时候夹杂着一些对思政方面的知识,让同学们对思政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这样学生们也能学到知识和玩的开心的同时对思政的知识做到很好的了解[2]。
三、思政精神的养成
通过学前的教育,可以养成学生在上课时和在生活中的思政习惯。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政治家在追求政治的道路上是多么的艰难,让学生们知道在学知识和学习思政的道路上是没有任何的捷径可以走的,需要的就是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努力。老师需要告诉学生们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的天才的,所谓的天才不过是在某一个领域比大家付出了更的努力而已,只要大家肯一直努力下去那么大家就是别人眼中所谓的天才。比如,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引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故事来为大家进行讲解,就好像《丑小鸭》一样,在最开始就是一只丑陋的鸭子但是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学生们就会明白老师所讲解的道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养成一个更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政习惯[3]。
四、利用思政教育学生们爱护身边的土地
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学生们在学习时的必要条件,好的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对学生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在老师平时上课的同时要利用思政的课程引导出学生爱护环境的想法。老师们可以利用两方面来引导学生们爱护环境的想法,首先就是要让学生们知道现在生活环境的来之不易,比如,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爱护环境的影片,让学生们知道不爱护环境会带来多大的危害性,让学生们了解得到环境的改善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同样环境的恶化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办到的,所以要要求学生们在生活学习的同时也要做到爱护环境珍惜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告诉学生们现在环境的恶化,要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心理也要时刻的牢记爱护环境的理念,从而达到学生们在思想政治上的提高[4]。
五、通过思政培养爱国情怀
爱国的情怀是指为了祖国可以随时奉献自己的理念,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一些历史上重大的时间来为学生们讲解为什么要爱我们的国家,例如,1937年发生的抗日战争,利用现在的科技为学生们播放一些爱国主义的纪录片,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国家曾经是多么的卑微,长期处于被别人欺负的时期,但是通过我国先辈们用自己的热血打下来才有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学生们就会感受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虽然学生们没有经历过当时的生活,但是当时的情况也都历历在目,同学们就会生出对国家的依赖,爱自己的国家。通过思政课程的教育把学生们爱国的情怀引导出来,增加学生们的个人素质,让每一个学前教育的学生全都赢在起跑线上。
结束语:
课程思政并不是让老师把传统的教学方式全部都摒弃掉,而是需要老师在上课的同时带入思政的教学,从而实现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思政的重要性从最根本出发去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从而达到学生们在起步的时候就能了解思政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骆明月.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探析[J]. 职业教育, 2021, 10(1):4-4.
[2]王芳. "课程思政"视野下对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 今天, 2020(9):273-273.
[3]蒙丽媛. 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J]. 大众标准化, 2020, No.313(2):230-231.
[4]邓卫东. 课程思政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J]. 新商务周刊, 2019,(21):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