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俊 徐程 文思斯
成都工业学院 610031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筑,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作为其中一门“上层建筑”应时刻被教育部门重视。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当今教育行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创新型教育体系的构建成为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上,着重于创新性人才养成,提升大学生整体素养,提高适应社会能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创业教育体系成为当今时代研究课题。本文对如何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日后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有所帮助。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人才培育;大学生
引言:近年来,鼓励大学生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当下热门话题,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步相对国外来说较晚,一些高校甚至都没有开设此类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导致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增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让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完成对创业教育的学习,构建创新型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当前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探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措施。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学习好成绩好的学生,而是越来越趋向收纳拥有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能力的年轻人。在创业教育中,学校重视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激发大学生自身优势体现,能够系统化挖掘学生创业的潜质,使其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已达到激发学生创业能力和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目的[3]。通过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学习与实践,实现知识从课本到现实中的运用,加深对创业知识的理解,努力打造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全能型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创业教育对高等教育的需要
目前,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还是以教师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课后需要学生自行消化理解,其方式过于机械化,其中教师对创业教育的理解程度是一方面,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是另一方面,导致学生没有得到一个多元化的教育,在开发创业教育实践中能力也会相对欠缺。通过学生对创新型人才计划的理解,将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结合,达到活学活用状态,加深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也不是一件难事。
(三)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就业的需要
就业被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一个国家如果将就业问题处理的好,那么可以说这个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导致市场上人才稀缺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强大动力,也一定要紧跟社会形势重视创新创业精神的养成。与此同时,高校加大对于就业相关课程培训的力度,全方位多角度让学生了解就业的根本意义,也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我国推行的时间比较晚,再加上我国传统教育方式较为落后,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解不够透彻[1]。在我国大学生课程安排中,很少有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主要学科来设置,甚至有的学校将此教育课程一笔带过,再加上师资力量不足,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导致教师缺乏此课程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因此,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现如今,我国很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够多元化,有的学校仅仅只是添设了几节此类课程,对后续的实践和运用情况没有系统的监管,导致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不够完善。虽说在当下国家已经加大推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但实际情况是还有不少的学校还处于一个各自为政,自行探索的阶段,大学生没有接受到一个完整系统的培训,导致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三)创新教育培训过于形式化
众所周知,创新创业教育是将理论化的知识结合到实践中,形成培养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就需要一定的师资力量和创业平台来实现这一转变[2]。个别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的短缺和缺少周转资金,不愿将创业教育大量增加到课程中,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仅是一个摆设,学生在其中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学习和锻炼。过于形式化的教育培训只会浪费更多师资资源,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起不到一点作用。
三、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建构举措
(一)从硬件入手,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在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教育环境一定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中,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教育含义。积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社会新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制度的完善,建立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5]。高校应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做为目标,建立一系列的培养制度,例如创业优先、弹性学制、创业护航等,提高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
(二)增加师资力量,推动创业教育改革
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代名词,是推动学生前进方向的灯塔,更是大学的有力支柱。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定是关键。目前,在我国创业方面的教师多为对创业教育经验丰富的来担任,对于专业的创业指导教师极其缺乏,因此,需要国家教育部门来积极调整创业教育环境,调配专业创业教育教师,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对于整个大学生教育事业来说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供实践平台,学以致用
在创新创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就是将书本理论化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现如今,学生们创业经历不多,再加上平台机遇偏少,学生靠自己完成创业驱动难上加难。因此,学校要加大校内创业平台建设,构建出校内模拟训练平台,和创业实战平台,适当放宽对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引导学生产生自主创业兴趣[6]。另外,做好针对学生创业实践保障机制,充分认识到创业实践平台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创业理论知识像实践运作的转化。
结束语:基于我国教育背景下,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无疑是一项长期的、繁琐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我国客观经济水平的反应,是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必须要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具备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大学创业能力水平,是推动国家进行全面化创新改革的关键一步,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院校肩上扛起的重任。如今,我国高校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上还处于初期阶段,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就需要我国教育系统制定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培育人才体系,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启发学生对创业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骆雄辉. 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 003(001):56-58.
[2] 祝爽. 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 作家天地, 2019, 000(023):P.78-79.
[3] 牛海春, 赵梅莲, 陈玉杰. 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研究[J]. 产业创新研究, 2020, 36(07):144-145+165.
[4] 景永霞, 苟和平, 陈莉莉. 地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000(007):203-204.
[5] 李世佼.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000(009):119-121.
[6] 鄢占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 科学与财富, 2017, 000(011):114-114.
课题:“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编号:2019SC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