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李关明
[导读] 一个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缺少道德情操会使得人生的轨迹偏航

        李关明
        田林县高龙中学  533312
        【摘要】一个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缺少道德情操会使得人生的轨迹偏航,失去奋斗的意义。在法治社会,人们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以此来保证社会的和谐安定。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渐完善,因此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有关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内容。为了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提高,有学者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分析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旨在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策略;教学参考
        1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过于依赖课本知识,不注重教学拓展
        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都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内容总结出来并讲给同学们,对于课堂以外的方面的拓展性不强,教师们认为向同学们拓展课外方面的知识是多此一举,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其实不然,同学们往往对于一个知识或者题目不够理解,通过了解到这个知识的来源或者其他方面,就可以加深理解,这样相比于教师们的生硬课堂氛围,会增加更多趣味性,让同学们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们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多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安排,让同学们在生活化视角下学习相关知识。
        1.2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当下的教学中,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这门课程枯燥乏味,都是一堆理论知识复杂且难以理解。还有些同学虽然能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学习,但是他们只注重成绩,通过大量的刷题来提高自己的优势,对于课程中所蕴含的一些深入知识完全不知道。要知道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在于做题,这个时代不是应试教育的时代,同学们应该能够积极探索生活中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问题,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了解更多相关的文化知识,增长见识和眼界。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2.1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将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在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起来,让同学们能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学习走进法治天地的时候,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一些理论知识,还应该多去搜集一些在生活中有关法治的案例,比如说如果在超市被怀疑偷窃东西但是被店员非法搜身的话,就是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这是违法的;在平时发现身边有违法行为时,比如说偷盗公共财产,应该立刻向公安机关部门举报这种行为,捍卫法律的尊严。
        2.2定期举办课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还可以举办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课下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八年级上册维护公共利益的学习中,教师们可以在同学们自主举办一个公益捐赠会,让他们将自己不太需要的图书、玩具或者是衣服等捐赠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就会懂得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懂得用自己的力量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2.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生活案例教学
        教师们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去利用教学资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程内容制作出PPT形式,呈现给学生们,这样可以抓住同学们的兴趣点所在,让他们有动力去学习。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的改革与创新的学习中,教师们可以先将课本上的知识总结出来并且制作出PPT,把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创新的各个时期的图片穿插在PPT里面,这样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变化和发展,同学们在观看时就会表现出兴趣,更加愿意去学习这部分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4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加强生活案例的交流探讨
        在教学中,教师们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同学们能够相互交流问题和探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交流对于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对于他们解决问题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们可以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生活中如果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问题,教师们可以让同学们从道德方面来谈一谈,有些小组可能会认为我们应该扶,弘扬我们国家“尊老”的美德,也可以从法治方面来说,有些小组可能会认为如果因为扶老人使自己陷入困境,那么应该及时拿出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自己的善心不应该被腐蚀。这样可以让同学们以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了解更多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 结束语
        由以上内容可以得知,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可以以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起来,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0 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论文集.2020:94-95.
[2]宋泽雄.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南北桥,2020,(4):62.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4.062.
[3]曾小玲.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