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刘峰善 张娟
[导读] 现阶段,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持续推进,当今高职教育以产教融合为发展方向

        刘峰善 张娟
        济南市技师学院,山东济南250031
        摘要:现阶段,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持续推进,当今高职教育以产教融合为发展方向,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对校企合作机制进行创新,以激发企业参与到高职教育的热情,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在此背景下,能够实现专业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以及师资队伍水平的有效提升,应把握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机遇,不断培养符合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立足高职教育本专业教学实际推动产教融合,积极开办本专业产业并将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让两者在相互支持中相互促进,可以基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企业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性教育职责参与协同育人,与学校一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
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产教融合意义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家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往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是将上下游关系的“高职培育人才→企业招聘人才”模式。而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由高职学校与企业双向主动发力来实现密切合作,以期推动实现专业教育和对口产业发展的无缝衔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的契合度。是高职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并联密切合作协同培养模式。所以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实践,为双方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共赢平台,不仅能切实提高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专业素养、职业综合素质水平,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更能够为企业提供庞大优质的专业人才资源,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产教融合实践
        (一)建立并完善产教融合培养机制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要实现产教融合,就需要结合客观上本专业学科门类多、实践应用性强等特点,建立并完善产教融合培养机制[1]。首先,要在政府的带头作用下,高职院校与专业对口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兼顾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之间的需求与利益,共同建立产教融合工作委员会,设置具体组织机构,确立管理制度。委员会的作用包括承担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培训指导工作,建立产教融合激励制度、教学规划、评估体系等方面内容。可以说,委员会是校企合作的一个共赢平台,能让双方以同等地位进行交流沟通,实现需求的有效传递和满足。也是一个重要缓冲,在处理一些校企合作出现的冲突时,能够更高效地协调和解决问题,确保产教融合的继续推进。


        (二)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迎合需求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是为了更好地迎合产教融合的内在需求。因为高职院校的教材、教学相比正在时刻变化的社会动态而言本就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产教融合为高职教育提供了一个对接瞬息变换的外界的一个强力的合作伙伴,方便学校获取更有效的一手信息来调整教育工作计划,确保学生学成之后更能对口社会专业发展需求。但同时,高职教育本身的教学模式,相比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有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学生容易成为批量生产的“学院型”人才,在职业道德、实战经验、耐挫力、适应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企业却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点。所以高职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请校内的专业教师去往企业进行深造和学习,改变“学院风”的教学模式,吸纳外界的新鲜血液和知识,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企业也应提供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训教师,从企业工作实战与经验传授、专业交流等方面与学校教师共同构成校企合作的“双师”团队,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整合资源,共建综合实训平台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资金、技术、资源的问题,无法为学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提供足够的场地和实训条件,但他们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教育体系。而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指导型人才和资金,但需要引进人才。产教融合的实现,就可以让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综合实训平台[2]。一来学校不需要完全承担所有费用,减轻办学压力,而企业出于自身的人才后备需求也需要投入资源和精力来推动这一实训平台的建设。而且此种实训平台的教学活动不是完全按照学院化教学模式进行,是由校企双方通过委员会来共同制定的具有强烈实践应用性的教材、教学计划、教学活动。能有效避免学院教学对学生能力发展带来的固化弊端,融入企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需求,可以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实用性。比如在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与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销售以及管理时,学生原本会的只是教材和学校教师教授的部分内容。但存在教材、教师观念滞后的情况,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学生在遇见突发状况时往往手足无措。而在这种综合实训平台中,学生能够经常学习实际工作中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某些突发情况处理方案,通过向工人师傅的学习来培养冷静、理性、负责、坚韧的品质,能够快速根据实际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积累切实有效的实战经验,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结语
        扶持并鼓励企业与学校的这种深度合作,是对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的有效落实。但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目前在国内的发展刚刚起步,各个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具体做法还需要坚定思想,认真把握市场信息,依靠科技进步来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啟鑫.基于产教融合的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8):123.
[2]田淑娟,杨婧,许红娟.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产教融合模式下实训室运行机制的研究[J].河北农机,2019(1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