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贺心怡
[导读]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贺心怡
        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陕西省榆林市719000
        摘要: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理念。本文通过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的分析,从自学提升阶段的设计和研讨创新阶段的设计两个部分着手,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中小学教育教学

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下,对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造成非常大的冲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于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教育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因此受到高度关注。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微课教学是指利用视频作为基本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实施教育教学全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教学的开展一般会围绕某一特定的教学知识点、教学重难点或者某一教学环节开展,其核心为课堂教学所用到的教学视频、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课例片段、教学反思、学生反馈以及课后练习等一系列辅助性教学资源。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中所包含的一系列教学资源彼此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组织关系,同时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应用环境。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微课或者微视频教学为核心,学生利用微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来完成课外自主学习,对于教学重难点内容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面对面交流讨论的形式来完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充分利用了微视频教学的可重现性,有利于学生自主把握学习节奏,从而更好的掌握和内化教学知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综合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直接讲解以及微课教学中的建构主义教师思想,可以进一步实现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
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推进,许多中小学校纷纷开始致力于践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借助导学一体化的设计方式,这种教学设计方式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自学提升阶段的设计。在自学提升阶段的教学设计中,其关键在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具体的教学任务,通过合理编写教学导学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的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或者校园网络平台等发布导学案,学生可以自行下载并完成自学;其次,导学案在学生自学阶段中发挥着检测学生学习成效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学生在初步完成自学任务后可以针对导学案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明确学习重难点;最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为学生提高自学成果展示的机会。
        第二,研讨创新阶段的设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中,关于研讨创新阶段的设计主要采用的是“兵教兵”的方式,即在课堂讨论环节中让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好的同学来辅助接受程度相对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帮助和补充,最后给予客观的评价。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基础薄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有利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习元认知能力,使自身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更加坚实[2]。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灵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其关键在于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任务,利用视频引导教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是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多家长以及相关教育人员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仍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翻转课堂是利用视频代替了教师的位置,在学习中缺乏教师的指导与互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较为片面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质与内涵基础,是利用教师的“个性化点拨”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经过前期的自主学习,可以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学习,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因此,灵活的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深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对于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措施的顺利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导学案编写的合理性
        导学案的编写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提升导学案编写的合理性,是当前保证翻转课堂教学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应用效果的重要策略之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其中关于导学案的编写以及设计直接决定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导学案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贯穿预习、展示、复习以及课后巩固整个过程,比如:在课前学生可以借助导学案来自主预习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学习方法和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导学案来完成教学内容的引入;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导学案来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为了更好的保证导学案编写的合理性,应该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第一,保证学生可以全程参与,坚持以学生为主的设计理念,切实把握学情;第二,突出个性化,包括教师指导的个性化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导学案的编写,使导学案可以符合实际[3]。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当前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实际作用的有效策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全程记录翻转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全程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以及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助教学,在鼓励学生讨论式学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第二,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落实翻转课堂教学是建立在拥有较高实际的师资队伍基础上,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从教师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这一层面开始抓起,可以使翻转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自如的把握和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从而保证教学措施可以高效、有序的开展;第三,严格遵循“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所以大部分课堂时间都是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为了可以充分发挥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作用,可以通过灵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升导学案编写的合理性以及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式来实现。只有真正认识到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宁.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学周刊,2017(28):43-44.
[2]陈理,张玉华.翻转课堂“两包三环”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创新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8):21-24.
[3]侯丽雪,赵磊磊.翻转课堂在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07):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