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晶
安徽省桐城市文昌幼儿园
摘要:早期阅读是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幼儿参与早期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书籍的损坏等问题非常突出,需要我们从习惯养成教育的视角进行实践探索,避免书籍出现大量的破损与消耗,并能在第一时间完成修复,以此增强幼儿保护图书的习惯,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此,本文将结合养成教育实践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幼儿园大班良好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大班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在幼儿园早期阅读课程中,我们努力践行《指南》精神,把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重点的教育内容之一,同时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在各级各类幼儿园当中,都会为幼儿提供不同数量的图书进行阅读,有的还专门设置了图书馆、阅读角等阅读区域。在幼儿参与早期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书籍的损坏与消耗问题,对早期阅读活动的持续开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我们从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入手,通过修补图书等活动来促进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并培养幼儿修补图书的兴趣,为降低图书的损坏及消耗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为大班幼儿提供适宜的图书
(一)恰当选择书籍内容
在班级图书角、阅读区或幼儿园的图书馆,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具备代表性的书籍,如中外优秀儿童绘本读物,这些书籍符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优选国内外经典的绘本书籍,包括纸质材料也包括相关的视听材料,并包括五大领域的阅读内容。其次,在选择与投放阅读材料时,应该遵循大班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及他们的理解水平,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对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要避免出现暴力、恐怖等阅读内容,要避免具有“小学化”倾向的图书出现在阅读区或图书馆内。
(二)书籍纸张和质地要有保证
对于大班幼儿来讲,在阅读时我们要保护他们的视力,这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需要其具有一定的清晰度,而且要有柔和的色彩,不能有太强的对比度以免伤害幼儿眼睛,影响视力。在纸张的选择上,其薄厚应该适中,而且必须确保边缘平滑,避免幼儿在翻阅时划伤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
(三)丰富的种类与充足的数量
针对大班幼儿的阅读心理,我们在配置图书时,要确保种类齐全,既要有故事图书,也要有童谣图书,既要有科普图书,还要有漫画图书,等等。但是针对大班幼儿喜欢阅读童话的心理特点,我们要以童话书籍为主。除了纸质图书外,我们还考虑卡片、电子光盘等材料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减少书籍的损耗与破坏。在图书数量方面,我们要根据大班幼儿的阅读经验及阅读量,确定阅读区书籍的投放数量,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多投放一些书籍,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图书进行更新与调整。
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大班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一)打造游戏环境
在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在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也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如玩“图书修补”的游戏。在游戏活动开展以前,为了帮助幼儿积累游戏的前期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我们开展了“采访幼儿”的活动,在采访中了解幼儿对图书医院的认知,使孩子们了解图书医院需要安静的、整齐的环境;在这里还需要双面胶、胶带、小剪刀、胶水、纸等材料,还得有存放各种不同的图书的架子或桌子,还得有修复图书的工具等。在孩子们有了初步的经验之后,教师还要和他们一起商量、梳理,并设计出“图书修补”的模型。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书籍的损坏程度出发,为不同损坏程度的图书设计各种“诊室”,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到不同的“诊室”来完成修补图书的任务。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了解不同诊室图书修补的流程,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修补流程图、就诊流程图,还设计了一些图书修补游戏标语,为游戏活动营造了适宜的环境氛围,便于幼儿专心、投入、有序地完成修补书籍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独自创设环境,而是邀请幼儿参与其中,有效调动了幼儿参与图书修补游戏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提供材料把幼儿代入角色
为了让幼儿尽快选出自己喜欢的角色,为了让他们融入到角色游戏当中去,使他们在“图书修补”游戏中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修补工作,我们尝试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与道具等达到上述目的。如我们根据医院的角色游戏特点,为幼儿提供了医生和护士穿的服装及工具。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选择穿上白大褂或戴上护士帽,分别扮演护士或医生参与游戏活动。孩子们非常敬业,他们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很快就能主动地深入到不同的“诊室”开始了图书分类与修补工作,感受修补书籍的乐趣,激起了他们保护图书的欲望。在游戏活动持续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图书修补医生和护士不够用,而且相关的角色也不可或缺。如把图书分发到不同诊室的“导医”,为图书修补提供材料的“药师”等。随着游戏活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角色加入其中,使图书修补的工作变得更加有序而完善。
(三)不断创新游戏模式
对于大班幼儿来讲,游戏活动的形式不能太单调,而是应该随着幼儿兴趣的转移逐渐加入新的游戏情节,创新游戏的模式,以此来激发他们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为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创造有利条件。如我们创新了“图书修补”各个岗位的职责内容,不再是单纯进行书籍的修补,而是根据全园图书需要修补的情况,让幼儿有计划、分轻重缓急地对待图书修补工作。如教师带领幼儿到阅读区或幼儿园的图书馆开展“预约”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发现有些书籍急需修补,有些全班或全园幼儿要看的书籍需要提前安排修补,这样的活动内容培养了幼儿交往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计划能力,对于维持幼儿参与图书修补工作的热情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强化图书修补游戏活动的意义
我们开展图书修补的游戏,不但是为了修被已经损坏的图书,更为重要的是促使幼儿养成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修补图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阅读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意识到爱护图书的重要性。通过图书修补游戏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孩子们把图书当成了自己的伙伴,当它们“被损坏”而生病时,幼儿会主动关心图书的修补进程,并用自己生病时难受的心理感受来体会图书此时的“病痛”,进而激发他们珍惜图书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觉保护图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而通过图书修补的游戏活动,也使幼儿了解了自己平时阅读时的不良习惯,如卷书、撕书等,从而更加有针对性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邀请参加图书修补游戏活动的孩子制作保护书籍的海报,并张贴在显眼的墙壁上,对每一位幼儿都产生影响,使他们都来爱护书籍。
总之,在大班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不但要做好图书内容的选择与类型配置工作,为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创造有利条件,还要通过开展“图书修补”等游戏活动,来增强幼儿爱护书籍的意识,在自然而然中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是对近年来大班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养成教育的经验总结,是对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的实践,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希望通过这次抛砖引玉,促进大班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养成教育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靳纾.如何让大班幼儿爱上阅读活动.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203-203.
[2]高晓燕.大班阅读区环境创设——当我们再次遇见阅读.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7):88-89.
[3]胡梅.大班早期阅读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赢未来,2017(21):26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