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提高班级凝聚力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余新芳
[导读]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中的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协作的合作程度

        余新芳
        湖北省鄂州市樊口开发区樊口中心小学     湖北省 鄂州市 436000
        摘要: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中的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协作的合作程度,它是一个优秀班集体不可缺少的力量,如果一个班集体没有了凝聚力,就宛若一盘散沙,不能做到统一规划,其失败也是必然的。班级凝聚力有很多种表达方法,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是一种凝聚力,而学生之间友爱互助也是一种班级凝聚力,当然大家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中也是凝聚力的一种。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小学班级;共同目标;集体意识;班规民主
        要想提高一个班级的凝聚力,这个班级的领导者也就是班主任有着很大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以让学生以在这个班集体中学习为荣,也会在日常的相处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并且优秀的班主任绝对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暴君,而是让学生也参与到班级建设中的引导者。在本篇文章中,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提高小学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做出以下分析,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一、建立共同民主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指引一个班级前进的方向,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就会非常容易失去奋斗的动力,出现人心涣散的情况。班主任应该适时的制定相应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最近要完成的阶段目标,也可以是最终班集体要完成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的制定一定是符合常理的,能够激起学生胜负欲的目标,只有这样的共同奋斗目标,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例如,在每一次的黑板报评选中,我的班级已经连续几次位列倒数,我从多方面了解了原因之后发现这其实是学生对这项任务并不上心,大家都将这项任务推来推去,最后被选上的人也是敷衍了事。这其实也反应了学生对班级荣誉的不关心,也说明我的工作出现失误,没有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我会选择在班会中向学生公布这几次黑板报我们班级的排名,当我看到学生都羞愧的低下了头,我就会以一种轻柔的语气说:“之前是我没有组织好大家,现在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下一次的黑板报评选我们班级一定要向前进步,大家有没有信心?”当我看到大家在热烈讨论如何才能将黑板报办的更好,我就明白了我给学生讲的话起到了作用,大家现在团结一心向着目标前进。
        二、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想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只靠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学生拥有集体意识,愿意为班集体而付出,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班主任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班级的一部分,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也代表着整个班级,在日常的相处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的教育。班主任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比赛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增强学生集体意识,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班级的一部分,班级的荣辱其实也就是自己的荣辱。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班级凝聚力,我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召开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首先在这节班会中,我确定的主题就是团结的力量,一开始我会用一个小小的故事引入整个班会的主题,让学生自行去体悟团结的重要性。当学生都明确理解了团结的力量,我会对这个主题做一个延伸,也就是集体意识,我会在大屏幕中放出一些我平时抓拍到的图片,有的是大家一起在运动会上奋力拼搏以及最后拿到全年级第三的开心瞬间,有的是学生在课下的友好互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这其实都是集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班级凝聚力其实就体现在大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我在特意借助班会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确意识到集体意识在班级中的重要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班级凝聚力。
        三、民主制定班级规定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但是班级管理并不应该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独角戏,应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要也能增加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可。而最为直接能让学生感受自己参与到了班级建设中的任务就是制定班规,班级规定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遵守的条例,如果在制定的过程中发动所有学生一起来思考相关的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班级规定的认同感,在之后自觉遵守班规,也可以让学生清晰的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
        例如,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且让写学生明确哪些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做的,我会选择一节班会课,和学生一起来制定属于我们班级的规定,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规定都靠我们自己思考,那样极容易出现纰漏,我会寻找一个模板,和学生一起对这个班级规定的模板进行更改,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在进行增添或删除。在制定班规的同时,我也会和学生一起确定违反规定的惩罚,比如说学生没有交作业该如何惩罚,经过学生的讨论和我最终的敲定,我们选择先让认可教师进行惩罚,然后在任课教师的惩罚之上让学生在接下来一周负责打扫班级卫生。这样让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制定,不仅让学生明白哪些底线是自己不能触碰的,还让学生对班级有了认同感,会对班级事务更加上心。
        总而言之,班级凝聚力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相结合,优秀的领导者,良好的班级氛围,共同奋斗的目标,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成就感等等,这些都是班主任要努力的方向,相信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每一个班级都会拥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1]潘慧群.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
        [2]李丹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伦理关怀及其实现路径——以班主任为视角[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