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高考复习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曹雯钦
[导读] 在高考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复习思想指导

        曹雯钦
        四川省通江中学
        摘要:在高考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复习思想指导,着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高考历史课程改革也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学生要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并把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要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当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强其对于历史知识的探索以及思考能力,保障学生更好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历史学科;高考复习;思想导向;价值判断
        引言:
        现如今高中的教学科目里,历史学科是一门即涵盖历史知识又蕴含丰富人文内涵的科目。学习历史的本质是了解人类的发展史,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教师不能仅仅只传授单一的历史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那么,高中教师如何通过历史教材提高学生的高考复习效率就是现在高中学校关注的话题。本文就高中历史老师如何在日常高考历史复习教学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探讨,并且浅析几条科学、系统的培养途径。
一、充分挖掘历史教材里的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培养好学生的复习能力,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里的各种历史事件背后所隐藏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对人文保持特别高的敏感度,要通过每个历史事件的文化背景、历史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而爱国精神的培养则可以通过高中历史教材里的近代史里十四年抗日战争的教学进行熏陶。就教材里的中国军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中国军民齐心协力奋起反击,即使装备落后,但是我们中华满足有着不服输的精神,靠着“宁为瓦碎,不为玉全”的大无畏精神,团结统一建起充满战斗欲的抗日战线,全国上下一心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祖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果实。教师可以通过抗战的艰辛以及胜利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通过培养民族自豪感过度到爱国情感。
二、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现有的历史课堂上,摒弃原来传统的死读课本模式,教师可以尝试使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敢于使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课堂通过网络教学,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新型教学模式。
        举例就在对《伟大抗日战争》的教学里,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抗日战争里的资料影像,让学生深刻了解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在祖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要明白团结才是力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经过影像里精彩片段的冲击,情感受到感染,那么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可以通过这样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就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
三、借历史人物进行人文教育
        高中历史里不仅仅学习古代史还要学习近代史,这样接触到历史人物看到不少.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介绍给学生培养人文主义精神,让学生发现历史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做到以其为榜样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比如在学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教师可以对毛主席的人生生平开始分析,要让学生了解到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在那样的背景下,每个人都自顾不暇。但是毛主席从念书开始就有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的豪情壮志。通过分析《毛泽东思想》分析它在我国历史征程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毛泽东思想开启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转为实践的伟大转折,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假设道路的基础[1]。

毛泽东是在切实的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后,在特殊社会背景下出了毛泽东思想,他的理论满足了中国当时的需要。正因为毛主席具有极高的人文精神,才能在中国特殊时期发表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的伟大复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促使学生了解到人文精神的基础是以人为本,在历史发展的潮流要切实社会背景。
        四、传统的历史高考复习与信息化融合并与之创新
        在现在的高考历史复习中,传统的高考复习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历史学科发展,更多的是寻求更多有效的方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的出现,已经慢慢将多媒体与传统高考历史复习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2]。由于现在的多媒体这么发达,各种信息可都是铺天盖地的,所以学生利用这些信息化技术能够更快更准确的了解高考历史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某些重要的知识要领,对于学生的成绩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传统的高考历史复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教师无法对所有的知识都进行分解复习,且对于学生的知识拓展有限,但利用多媒体,可以极大程度的弥补这一缺陷,为学生增加了复习的时间以及知识储备,并且多媒体还增加了慢放和回放的功能,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复习,并且回到家里也可以进行知识的巩固,这一点是传统历史复习无法比及的。这也给教师减轻了负担,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的倒放和回放,向学生一边讲解与一边深度剖析,让学生能更加清楚地理解,也记住得更加牢靠,能明显的看得出学生的复习效果,比单纯使用传统历史复习要好得多,并且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知识要领。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快速,互联网基本上普及到各家各户,也已经走进校园,高考历史是作为高考升学的一个专业,势必要将传统与现代化技术相融合在融合中进行创新,互相进行取长补短,为学生取得更加明显的历史复习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3]。
        五、培养学生的融合创新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高考历史复习对学生的思想有着固化作用,没有从根本上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没有养成要主动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一直是被动地按照老师的步骤走,创新思维根本没法体现,也很难在自我思想中形成创新精神,按部就班的学习,我们也不能否定传统的高考历史复习,学生首先是要学好历史的基本知识,记住基本要求,也可以一起合作进行历史复习,团队协作也需要创新,其实对学生来讲也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又规定他们按要求完成知识复习,又要突破传统的高考历史复习,所以课外学习更加重要,引导学生从网上下载学习视频,跟着网上教学进行训练[4]。学生的思维是最好打开的,他们具有更加跳跃性的思考方式,最开始的思想并没有被局限,他们能有自己最独特的见解,能发现更具吸引力和独具的探索性思想,如果一个学生能不断地提出问题,说明这种学生他的思维是发散性的,老师要给予肯定,并且进行高考历史复习本身就是一种轻松愉悦的一项活动,不应该被死气沉沉的气氛给压抑,更多的是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高考历史复习的锻炼氛围。
        六、结束语
        高考历史教学在学生的高考学习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摒弃传统之注重知识学习的旧理念,加大对于学生历史复习的改革创新,增加其对于历史知识技能的更好掌握,始终把学生的知识训练放在首位,协调信息化融合与历史复习的关系,只有拥有良好的复习指导才能更好进行高考知识学习,切勿本末倒置,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
        参考文献:
[1]孙秀英.高考历史复习培养途径探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7,000(015):43
[2]王建岭.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27-127
        [3]侯峥.高考历史复习的新思维与新教学[J].考试周刊,2017(85):128-128.
        [4]王治华.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浅谈历史教学[J].新教育时代:教育版,2017(26):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