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被人在网上骂——一起网络校园欺凌案例的个案干预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彭燕珍
[导读] 一天,一名女生哭着走进了我的馨语室(学校心理辅导室)

        彭燕珍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旭日中学 广东 中山 528400


一、案例简介
        一天,一名女生哭着走进了我的馨语室(学校心理辅导室),她跟我说她在网上被人骂。我递给学生纸巾和水,给她心理上的支持,边听她述说。在她的哭诉中,我了解到了。女生是一位学生干部,平时要到本年级的其他班检查,有时候会扣做得不好的班级或者学生的德育分,某些学生记恨于她,就把她的名字公开在网上骂。所谓的网上,就是一个自称“万能墙” 的QQ群号,有很多学生在这个QQ群里,有专人在管理这个QQ群,谁在管理这个QQ群,群员基本都是不清楚的,只是知道有人在管理。这个“万能墙”QQ群号, 就是专门帮人传话的,不管好话坏话,“万能墙”QQ群号就按照指示不加分辨地来公布。
二、案例分析
        此个案学生反映自己在网上被多人骂,骂的语言难听也没有事实根据,而且不止是一人骂,说多人骂,给学生本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2018年11月12日,广东省教育厅官网挂出13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实施办法》),此实施办法201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实施办法》对校园欺凌的分类、预防、治理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对校园欺凌的分类有:其中提及“起侮辱性绰号也属欺凌”。此案例中,学生被同学无端地在网上辱骂,并且不止一人骂,而是多人骂。因此,学生遭受了语言欺凌和网络欺凌。学生遭受的欺凌,给学生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引起了学生的情绪问题,学生无助不知如何处理,学生来到馨语室(学校心理辅导室)求助。
三、干预过程
(一)应用“当事人中心疗法”,给予被欺凌者无条件的关注和支持,缓解情绪,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来访者可以主动地来访,自己主动地来到馨语室找我诉说,证明她是信任我的,也是希望可以从我这里得到帮助。从女生进入馨语室开始,我认真地听女生述说,时时拍拍她的肩膀,哭诉的时候我递给她纸巾,哭累的时候我递给她水,让她的负面情绪得到宣泄,给予她精神上的支持,心理的安慰。
(二)跟被欺凌者了解具体的事宜,肯定被欺凌者的做法没有错,是别人错了。
在女生的情绪得到稳定的时候,毕竟女生在哭诉的过程中,有些表述我是有点不清晰的,我具体地跟她了解事情的经过。
师:“你在什么墙被人骂?这是一个什么墙?”
生:“这是我们学生现在很热的一个宣传阵地,很多学校都有,就是有一个万能墙的qq号,专门帮人发布信息的,学校很多人都在里面,都是他的好友。”
师:“你可以上你的qq号,让老师了解下是怎么样的吗?也顺便看下骂你的内容,可以吗?”
生:“好的”
接着,学生就用的电脑上了她的qq号,我看到了这些信息,我才明白了这墙qq号是学生自由没有任何限制地发达看法。我接下来要了解被网络欺凌女生的具体情况。
师:“你知道是谁骂你吗?”
生:“我知道可能是他们,例如5班的小倩(化名),她嫉妒我当学生干部当组长,可能她不服。12班的小朝(化名),我扣过他的分,他可能记恨我。”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如何处理别人的骂和威胁,是别人不对,不是她不对,她是学生干部,按照学校的标准来处理工作,没有错。

引导保持沉默,引导她不要因为别人的骂和威胁,而不做自己的学生干部工作岗位。同时我也跟她探讨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也安慰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行为大部分同学都看得到,走地正,不怕别人说,鼓励她继续按照标准干好学生干部的工作,也引导她同意我反馈给学校德育处和班主任,请求德育处和班主任一起来处理这起事件。
(三)资源整合,及时反馈给学校德育处和被欺凌者班主任、家长,学校及时处理这起网络欺凌事件,请班主任、家长关注被欺凌者的学习、生活状态。
我征得女生的同意,把这个万能墙qq号的事情反馈给德育处,德育处也是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万能墙qq号。德育处表示,马上处理此件网络欺凌事件,约谈相关欺凌学生。同时,我也把相关信息反馈给被欺凌女生班主任和家长,请班主任、家长多关注被欺凌女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情绪是否有很大的变化。
据了解,事后,德育处马上约谈了相关欺凌女生的学生,并对欺凌者进行了教育,欺凌者表示日后不在在网络上欺凌同学。
(四)学校在学生集会上进行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学生不能进行网络欺凌等形式的欺凌。
这件事情后,德育处在紧跟着下一周的学生集会上,特意跟全校学生,进行了禁止网络欺凌等校园欺凌的教育。呼吁学生之间珍惜同学间的缘分,遇到矛盾不要冲动,冷静处理,多沟通,不要造成同学的困惑,沟通不了请同学、老师帮忙,不要私下解决。也呼吁学生如果发生校园欺凌事件,要及时地反馈给学校。对于校园欺凌的欺凌者,学校会严肃处理。
四、干预效果
事后,我对被欺凌者女生进行跟踪辅导,女生表示现在网上也没有人骂她了,她表示即使有人骂她,她平静处理,做好自己就好。据老师、同学反映,被欺凌者女生的生活、学习都没有受到影响。我多次碰到被欺凌者女生,她都在认真地做着学生干部做的事情,见到我都非常礼貌自然地微笑打招呼,看到她认识的同学,她也是热情地打招呼。我看到她脸上的笑容,非常欣慰,跟她当时哭着进我办公室的状态差太远了,看来,那次的被网络校园欺凌她已经不放在心上了。再接下来,有个全市的小导游比赛,被欺凌者女生参加了此次比赛,还获得了一等奖。
五、启示与反思
我认为,这次网络欺凌事件干预得还是不错的,我认为处理得成功的原因如下:
(一)了解情况及时,干预及时。
这起案例,来访者主动到学校的馨语室来访,并主动诉说她被网络欺凌的经历。因此我们及时了解了情况,情况了解了,干预工作就可以及时。我认为这跟我们学校一直以来开始心理课有关。我们学校初一年级全年级开设心理课,由专职心理老师上课,同学们在日常的心理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心理老师的热情、热心、尊重,学生们都知道有问题可以来找心理老师,大部分也愿意来找。因此,学校开设心理课很重要,至少可以让学生知道有问题可以去哪里寻求帮助。
(二)重视校园欺凌的教育,整合资源,互相合作。
在这起案例中,参与处理这起案例的人员涉及了心理老师、德育处的行政、班主任。每人起的角色都不同但都很重要。心理老师把握了重要的校园欺凌信息,及时反馈给德育处,德育处及时地采取了干预措施,约见欺凌者、集会教育全体学生,班主任及时的近距离关注、安抚被欺凌女生。可见,多方的合作,整合资源,是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处理得是否顺畅的保证。
在这个案例中,基本都是在校内做干预教育行为,因为学生的欺凌事件主要是在网络涉及本校的学生,干预措施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在干预过程中,有必要的时候,还要调动家长的资源来一起教育和关注学生。例如:请家长关注学生在家里的情绪表现,跟家长沟通不要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巧妙沟通,提高亲子相处的技术等。总之,在教育的过程,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教育才更有效果。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可见,在教育工作者,重视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工作,确保学生的身心没有受到伤害,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沟通,不欺凌别人,也不要别人欺凌,勇敢地说“不”,让校园欺凌远离校园。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责不可待的事情,任重而道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