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罗香
[导读] 初中地理教学是学生接受和学习地理知识的开始

        罗香
        重庆市求精中学     400015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是学生接受和学习地理知识的开始,建立良好的基础和掌握科学的地理知识思维模式,对学生未来的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发展有重要作用。思维导图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种教学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本文针对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旨在让初中地理教师更科学合理的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实现对学生地理空间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地理;作用;应用方法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也产生了变革,教育模式已经从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教师关注的重点也从成绩转变成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如何能够通过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而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的应用,通过其科学合理的逻辑方式,和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建立地理知识基础,构建空间意识,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借助人体大脑左右机能的区别,模拟人体大脑神经元的发散状图形,再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等学习规律来帮助人们在具体逻辑与抽象概念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实现辅助人们记忆和理解知识的目的[1]。所以,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实用性更强,通过其丰富的色彩和明确的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思路。并且,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思维导图进行优化和改善,使其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地理知识。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
        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能够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性,来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明确思路[2]。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一些侧面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探讨和研究,然后得到结果。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解答某一个区域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去了解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基本知识,然后为学生讲解此区域的状况和发展情况,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系统、详细的知识网络,从而实现对该区域的了解和各类地理信息的掌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适用在城市、国家、大洲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对一个区域各方面信息的了解,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培养其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都不同,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信息获取来更详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思维构建情况[3]。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中讲解的内容自行构建一个思维导图,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还能够让教师根据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来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并根据获取到的信息对每个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思维导图的构建更加合理正确,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和培养来获得各项能力的锻炼,使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因此,能够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就需要教师可以通过有效地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改变以往课堂沉闷的教学氛围,使枯燥乏味的记忆性学习,变成有趣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使初中地理的知识结构变得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培养学生与教师的授课学习新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手段通常为单方面的知识传授,依靠教师自身的知识理解让学生进行重复性的记忆性学习,使得学习模式单调枯燥,学生无法获得地理思维能力的锻炼,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较差。而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可以通过丰富的地理图形和全面的地理概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用清晰明确的结构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思路,锻炼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4]。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北京的地理情况使,可以先对学生讲解北京在我国的政治文化地位,其位置的重要性;然后,再利用地理图形让学生观察北京市的地形轮廓,掌握其面积和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利用这种图形的方式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直观间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能够了解更多的地理信息,掌握全面、综合的地理知识。
(二)培养学生在团队中互相激发图形思维的方式
        在日常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关注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和学习地理知识,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且,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意识,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方便学生理解,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展开分组讨论的模式,由于每个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结合小组成员的各个角度,去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从而实现思维导图意识和图形思维的互相激发,帮助他们更高效、更全面地学习知识。
(三)不断使学生习惯于思维导图意识的形成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养成思维导图意识,教师不断的进行思维导图的示范,以此反复,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并在学生潜意识下自主的进行思维导图[5]。
结束语:思维导图改变了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还需要不断进行优化,这不仅要求地理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求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时要符合教学实际,只有这样才可使其教学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郑路.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5.
[2]肖伟波,杨自娟.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0.
[3]赵立军.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5(3):127.
[4]刘丽.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5(3):51.
[5]张婧婧,孙明霞.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地理教学,2015(20):40-4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