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尹承飞
[导读] 数学是初中教学的主要学科之一

        尹承飞
        江西省西山学校初中部  331700
        摘要:数学是初中教学的主要学科之一,具有很高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俨然成了初中数学教学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引导者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是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根据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确定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关注每一个个体所能接受的思维模式培养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中有所创新,并善于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有效学习模式,努力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提升思维活力,实现思维转换
        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刻板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思维活力的拓展。例如,常规的问题解决思路难以找寻突破口时,数学教师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从最终结果和所要获得的信息着手,再分析数学问题解决的条件,在逆向思考中实现快速解题。逆向思维能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结论往回推演和分析,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的分析,往往会让问题简单许多。如,在解决“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是锐角的角至多有几个?”的问题时,学生顺向从凸多边形的内角思考会让思维受阻,但利用凸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的数学定理反向分析和思考,外角倘若是四个钝角会超过360°的外角和,所以内角是锐角的角最多有3个,在逆向分析和思维转化中,数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合作探究促深入思考
        合作学习是近些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知识展开探讨。因此,教师可以借鉴该理念,先提高自己把控课堂纪律的能力,再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们自行寻找合作伙伴组成小组,保证小组成员的关系和谐,让他们合作对数学知识展开学习。这样一来,在完全自主的探究学习环境中,面对与自己有深厚友谊的同龄人,学生的交流和表达欲望会更加强烈,他们的思考也会更加深入并且积极,思维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高。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想要发挥出小组合作的最佳效用,教师需要对合作表现最积极、合作结果最理想的小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综合表现差强人意的小组提出惩罚,让他们在充满竞争色彩的合作过程中提高学习动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小组内部的思维碰撞下,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设计有效的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数学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理解,这样才能够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为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要对以往的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再与新知识点结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点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展示问题:“师傅将一块四边形布料沿着四边的中点剪下,中间的布料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请问师傅的剪法正确吗?”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活动,首先利用小棒任意拼接一个四边形ABCD,然后取四边的中点E、F、G、H依次连接起来,通过测量掌握EF、FG、GH、HE的长度,最后分别拖动A、B、C、D四个点变化四边形,观察四边形EFGH的变化情况。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得到实验结论,从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实验与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让教学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户外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研究的思路以及方法。几何证明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许多学生常感到无从下手。几何证明通常需要通过添加辅助线得以实现。如在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变化规律的数学实验中,教师首先出示三角形ABC中,P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以P为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顶点,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运动,矩形面积随之变化。教师提出问题:“设BP长为x,矩形面积为y,观察得出当x变化时,y的变化特点是什么?”学生动手开展实验,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实验设想,然后上台演示。教师利用数学实验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在基础教学中整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开教学。其一,整合多媒体与课堂教学需要充分引入多媒体资源,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要素的使用,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实现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其二,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需要合理高效地使用多媒体资源,由此对学生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通过多媒体技术性、先进性的特点,增添课堂教学的形象化、具体化。如:在认识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认识在实际生活中圆形、线段、射线、直线的运用,由此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不定期的总结知识点,并制作成教学课件,在复习课中为学生查漏补缺。再者,可通过视频、图片、思维导图等形式,回顾章节知识点,夯实学生基础。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思维成长方式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化数学中不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张艳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析[J].求知导刊,2020(36):65-66.
[2]姚代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0(37):204.
[3]叶显威.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