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广元市旺苍县朗诗五权希望小学校 四川 广元 628213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全球普及,大数据信息化技术逐渐走入了我们身边。小学语文教学所面向的学生年龄段小,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还有待提高。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针对性授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思考探究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化交流,达到提升语文成绩同时加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双赢局面,有利于素质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合的含义分析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发挥其直观性、综合信息量大的特点,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与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并平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善传统教学方法中老师独自掌控课堂,学生参与度低下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能够与学生实现即时沟通,并检查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做出相关批语。学生则能够通过课堂视频录制,在课后也能够复习课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从而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熟练度,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简化教材的知识难点,从而将原本抽象的文学表现转化为直观利于学习的图像或视频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的本质是网络资源共享,其特点是利用网络向人们提供必要的内容信息、娱乐项目、以及可用资源等。在当今时代,一门学科的教学不再是像过去一样老师根据课本讲解内容,学生只需聆听即可,而是要求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达成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新式教学。通过新式教学方法,例如信息技术结合式授课,能够将课本知识点与多媒体、线上聊天软件等方法相互融合,使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师可以将课上的内容和课后拓展内容进行便捷下发,利用QQ等工具交由学生自行学习。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例如图片、音乐和纪录片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实际学习效果。
同时,使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相互结合,能够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本疏远的关系,提升老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并知悉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相关需求,从而提升孩子们对课堂的整体参与程度,创设出积极有趣的上课氛围。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将原有的抽象知识点进行结构与深入分析,寻找相应的教学素材,例如幻灯片等,在课堂中进行放映。通过这种信息化手段来辅助自身对教材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形象表现。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教学APP软件来在课后提交学习感受或是作业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在线上快速进行批改,再将成绩反馈快速下发到学生手中。通过深入研究信息技术的相关应用方式,教师可以找到全新的授课方式,从而打破传统教学僵化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成绩。
二、小学语文授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现状
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进行授课,仍然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对应用这种方法仍然没有完全熟练,这就导致在实际课堂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与问题,例如老师对电子设备不了解,拷贝的下载文件发生损坏或是感染电脑病毒等,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教学课件甚至损坏计算机。
还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不熟悉,导致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忽视了班级中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仅仅对优秀学生进行关注,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上进积极性,导致他们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放弃语文学习。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现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结合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堂授课过程由于陈旧的学习观念和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热情不高,成绩进步幅度不理想,甚至可能产生退步的现象。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中的语文教学要求刻不容缓。通过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够鼓励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习者主动参与课堂,获取新的知识,并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有效增强孩子们的逻辑思考以及分析知识点的能力。
(二)平衡教师学生主客体,提高参与度
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只是教学工作的一小部分,能够对授课效果产生显著影响的条件则是课堂中学生所处的地位与学习参与度。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课堂能够落实教师传递知识的途径,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相关理解,从而促进语文成绩上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的课堂地位与教师地位相互平衡,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避免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仅仅具有聆听的权利模式。尽快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参与课堂的信息化结合教学,发挥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他们的语文潜能提升,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研究式学习的效果。
(三)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文学视野开阔
信息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将常见的信息资源通过完整而迅速的网络连接起来,其不仅能够提供广泛的服务,还能够有效完善教材所无法顾及的拓展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相关的资料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来增强基本语文教学效果。并通过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信息技术,包括课文阅读音频、古今名胜风景图片、短视频等,来与课堂上知识点相互呼应,从而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语文教学中,提升授课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相互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点学习效率,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出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相关授课方法时,需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并根据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来安排多媒体课件的展现方式,从而达到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目标,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罗国伟.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好家长,2017,000(039):P.247-247.
[2]杜小利.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000(007):110-111.
[3]陈丽君.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