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肖娟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侯村小学 广东省 肇庆市 526000
摘 要: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自我学习,发现问题,满足学生探索知识和自学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贯彻和落实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模式,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深层次分析教材,有效整合多个教学要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策略
前言:以问题为引领开展自主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可行性较强的教学策略。将这一教学策略贯彻和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将会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整体上改善小学语文教学面貌。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将问题作为载体,将问题贯穿到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1.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
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小学生学习好语文知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预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深层次阅读分析中对语文知识有初步理解,掌握文章要表达的大概含义,有效总结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语文学习重点和难点,从而为语文课堂学习奠定基础[1]。但是,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引领中,仅仅要求学生阅读一遍文章,在阅读中保证字音的准确性和能够读懂句子。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实现预习目标,导致学生丧失预习兴趣,取得的预习效果较差[2]。如果在实际预习中,教师要制定科学问题正确引领学生,将会为学生自主预习提供强大的动力,有效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下预习问题来引导学生正确预习:“你能否发音准确的阅读该篇文章?请查找与本篇文章相关的资料,你知道乌鸦最后喝到水了吗?如果喝到了是怎么喝到的呢?”。这些预习问题的设置均站在了学生角度,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问题,不仅让学生读懂文章,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时主动、深入的思考,增强学生语文预习的目的性。
2.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自主学习
通过上课前的自主预习,学生将对文本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但是这仅仅停留在读通文章、感知全文和掌握文章写作思路的初始阶段,距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很大距离[3]。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文章的内容,鼓励学生仔细、反复阅读相关资料,随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通常情况下,这种教学方法产生的效果将远远高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在研究文章基础上提出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比如思想情感、语言文字、写作特征等。同时要给予学生更多质疑的机会,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教师都要激励学生勇于提问。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提炼和归纳整理问题,引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讨论和分析这些有难度的、共性的与文本重点相关的问题。
比如在学习《大禹治水》这一课时,当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提问一些问题后,教师要认真归纳和总结这些问题,带领学生分析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中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事件,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基本性格特点是什么?”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解决和讨论这些问题,将会促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和语文学习水平。
3.利用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小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提问,积极参与问题的解答,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赋予他们更多的独立学习权。将学生结合多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开展分析和探讨活动,科学考察学生自主探究能力[4]。当小组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和讨论时,教师应深入每个小组,认真听取小组学生的发言,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
比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梳理文章脉络,小学语文教师要凝结集体力量通过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掌握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具体讨论中,教师可以为小组学生布置以下几个问题:“本文讲解鲁迅先生的哪些故事?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在具体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在适当时机正确指导学生,有效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从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4.利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反思和归纳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都需要具备自主反思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反思和总结中,学生将深入了解学习中存在的得与失,全面掌握薄弱的学习环节,并在后续的学习中有效弥补不足,充分发挥学习优势。同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反馈和总结环节,得到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掌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优势。通常情况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归纳和反思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部分教师在反思教学中仅仅停留在表面[5]。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在反思和归纳中,充分发挥问题引领的积极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在学习《金色的脚印》这一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多个问题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例如“同学们你们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何?能否在课堂学习中主动交流和发言?对自己的综合评价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感人父母?”通过问题反思,学生将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且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努力改正不足,更加积极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身语文学习水平。
5.利用问题设计作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
课后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科学设置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消化效果。在使用问题引领方法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将重点放在自主方面,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设计中,从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升学生语文作业完成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6]。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两种类型的作业,分别为自主作业和必做作业。其中必做作业是语文教材中的基础习题,包含的内容简单明了。自主作业则是学生根据自身语文学习能力来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
比如在学习《月光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必做题作为课后练习题。同时设置自主作业,鼓励学生在完成自主作业时积极查找资料,收集多种类型的曲子,并且简要学习和记录,为教师和学生讲述。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效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问题的积极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并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制定明确的问题引领目标,让学生深刻感受回答问题的喜悦,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娟. 小学语文"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J]. 新智慧, 2020, 000(008):63.
[2]徐丹丹, 万里春. 让学生带着思想走出课堂——关注九江市鹤湖学校"问题引领式"的自主学习[J]. 江西教育, 2019(Z2):7-10.
[3]田洪锋. 分析问题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4):0078-0078.
[4]梁远翥. 论问题引领式的英诗欣赏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十八首为例[J]. 明日风尚, 2019.
[5]张秋燕. 小学语文"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J]. 小学时代, 2019(32).
[6]官晓芳. 小学数学中问题引领式教学的运用研究[D]. 2020.